淮上惊波欲去难,更逢春雪下云端。
思君一夜如千里,手把琼枝不奈寒。
淮上阻雪寄梅公仪龙图淮上惊波欲去难,更逢春雪下云端。
思君一夜如千里,手把琼枝不奈寒。
【注释】
淮上:在今安徽省蚌埠市西北、长江北岸。惊波:指风浪。欲去难:想离去又难。琼枝:指梅花。不奈寒:无法抵御严寒。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首句点明“淮上”的地点,为全诗定下了环境基调。淮河是一条大河,流经安徽北部,与黄河汇合,然后入海。这里所说的“淮上”,是指靠近淮水岸边的地方,即诗人所在地附近。次句描写了淮河两岸的景色,以“惊波”“欲去难”等词语渲染出一幅波澜壮阔、浩渺无垠的画面。“惊波”一词用得十分生动,既写出了淮河水势汹涌澎湃,又表现了诗人面对这壮观景象时的惊叹心情,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激越之情。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淮河两岸的景色。“春雪”二字,不仅写出了雪花飘落的时间是在春天里,而且给人以洁白、新鲜之感。而“下云端”,则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飞舞的壮观景象。“思君”二字,表明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是思念远在他乡的朋友。“一夜如千里”一句,既是对“思君”的具体化,也是对下文“不奈寒”的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诗人由景及人,由物及情,直接抒情。“手把琼枝”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手捧梅花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思念的人就在他身旁。然而,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和可爱的梅花,诗人却感到无法抵御严寒。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孤寂落寞的心境。整首小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