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温行色好,江上菊花黄。
乡味莼羹美,皇恩诰墨香。
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
别后如相忆,时应问草堂。
【注释】
冬温:天气温和。行色:出行的面色。黄:指菊花的颜色。乡味莼羹:指家乡的美食莼菜汤。皇恩:皇帝的恩惠。招延、吟咏、相忆:都是指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草堂:指杜甫所住草堂,在四川成都西门外,是杜甫晚年的居住处。
【赏析】
《送安丰判官江叔夜用菊韵》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765年(天宝十四年)写的。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过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般的清贫生活,却时时怀念着朝廷和人民。他看到安丰判官江叔夜要离开成都到外地任职,就写了这首赠别诗给他,希望他不忘自己的一片丹心。
第一联:“冬温行色好,江上菊花黄。”冬日暖阳下,诗人踏上了通往江边的路,一路行来,觉得心情格外舒畅,这是由于旅途愉快的缘故。诗人来到江边,发现菊花正开得鲜艳夺目,满地金黄。
第二联:“乡味莼羹美,皇恩诰墨香。”这里的“莼羹”指一种水产品,即鱼子酱,是一种美味佳肴。诗人说:“家乡的味道真美,像这莼羹一样令人难忘。”诗人又想到:“皇帝的恩惠如墨香一般,让人感到幸福。”
第三联:“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这里的“从”、“继”、“延”、“咏”,都含有邀请的意思。诗人说:“我邀请你们从北海来,一起在这里吟诵诗歌,继续我们东阳的文坛活动。”
最后一句:“应问草堂。”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在诗中向江叔夜告别,表示自己将问候他的草堂,以表友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他通过赞美江边的菊花,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施展才华,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同时,他也借此机会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