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礼身虽退,思贤宠未衰。
垂行三入命,遽逼九原期。
本末皆书史,功名别树碑。
须知文集里,全似白公诗。
【注释】
执礼:指司马相如,字长卿。因他曾任汉武帝的“文园吏”,所以后人称他为“长卿”。
退:指退休。
九原期:指死后葬在长安附近的九原。
本末:指文章的好坏。
树碑:立石刻碑。
文集:指《子虚赋》、《上林赋》。
全似白公诗:指司马相如的文学才华。
【赏析】
这首挽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是为他的好友、同乡人司马相如作的。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是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他一生才名很高,但仕途坎坷。公元138年前后,他曾三次担任孝文王和武帝的侍从官,但不久后即被免职回家,最后终于在家中去世。此诗是杜甫于天宝三载(744)所作。当时司马相如已经去世四年了(据考证)。
“执礼身虽退,思贤宠未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我司马相如已经退居在家,可是皇帝对我很器重,我的恩宠并未因此衰减。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也是汉武帝的首席文学侍从。他曾经三次任侍从官,但是不久就被免职了。后来司马相如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县太傅,但不久就辞职回家了。公元138年,司马相如去世。这两句话反映了作者与这位好友的感情很深,也反映了司马相如的才华和皇帝对他的宠爱。
“垂行三入命,遽逼九原期。”这两句意思是说:司马相如一生多次担任朝廷中的要职,可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现在就要进入九原了。司马相如是汉代的大文豪,他的作品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子虚赋》、《上林赋》。这两篇作品都是描写楚国的山川地理、物产特产,以及楚宫苑囿之盛丽,极尽铺张夸饰之能事。这些作品在当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司马相如也因此名声大振。然而好景不长,司马相如晚年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郁郁不得志。公元138年,司马相如去世。“三入”是指三次担任朝廷中的高官。“九原”指墓地在长安城南的九原县,这里用“九原”来代指墓地。“遽逼”指迅速逼近死亡。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同情和对其一生坎坷命运的惋惜之情。
“本末皆书史,功名别树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司马相如是古今有名的文人,他的著作和功绩都在史书中记载着;而他的文章和诗歌,也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这两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之情。
“须知文集里,全似白公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要知道司马相如的文集里,全是像白居易那样优美的诗歌。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深受人们的喜爱。司马相如的文集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诗歌。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作品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赞颂司马相如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