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郎潜旧令君,东轩携酒几回登。
当初天上化凫舄,今日人间下马陵。
边地久无能赋笔,县斋新有读书灯。
昔游零落岑参在,故语流传许十称。

王安中,字履道,号初寮,是宋代的中山阳曲人,他的《读次文渼陂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画面。这首诗不仅是对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表达。

诗句“白发郎潜旧令君,东轩携酒几回登”描绘了诗人作为被朝廷遗忘的旧臣,在东轩携酒多次登高的情景。这里,东轩成为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场所,携带的酒则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这种情景转换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过往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

“当初天上化凫舄,今日人间下马陵”通过对比天空的仙人和人间的下马陵,表达了一种人生境遇的反差和转变。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体悟。

“边地久无能赋笔,县斋新有读书灯”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政治失意后的转变。他虽然身处边远之地,失去了用笔的机会,但依然坚持读书学习,点亮了县斋中的读书灯。这种坚守不仅显示了他的学识渊博,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诗中“昔游零落岑参在,故语流传许十称”一句,通过对历史人物岑参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历史传说的认同。这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传统文学价值的肯定。

王安中的《读次文渼陂诗》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其卓越的诗歌技巧,更在情感上传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它不仅是对王安中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映,值得人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