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破贼书能置,此貌恐非山泽癯。
东山登临犹可状,新亭谈笑若为摹。
虽疑太傅平生在,不比司空少恨无。
只写君真便相似,向来宁见管夷吾。

注释:

小儿破贼书能置,此貌恐非山泽癯。

东山登临犹可状,新亭谈笑若为摹。

虽疑太傅平生在,不比司空少恨无。

只写君真便相似,向来宁见管夷吾。

赏析:

《题席大光所藏谢安石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谢安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首句“小儿破贼书能置,此貌恐非山泽癯。”通过描绘谢安石年轻时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其才略的敬佩。这里,“小儿破贼书能置”指的是谢安石年轻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此貌恐非山泽癯”则表示他的外貌可能并非那种文弱书生的形象。

次句“东山登临犹可状,新亭谈笑若为摹。”则是通过描绘谢安石的风度来表达对其才华的赞赏。这里,“东山登临”指的是谢安石隐居东山时的生活状态,而“新亭谈笑”则是指他与友人在新亭畅谈的情形。这里的“若为摹”则是表示这种风度难以复制,需要仔细品味。

三、四句“虽疑太傅平生在,不比司空少恨无。”则是通过对比谢安石和王羲之的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这里,“太傅”指的是谢安,而“司空”则是王羲之的官职。通过对比两人的生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两位历史名人人生经历的不同看法。

五、六句“只写君真便相似,向来宁见管夷吾。”则是通过赞美谢安石的真实面目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这里,“君真”指的是谢安石,“管夷吾”则是孔子的学生管仲。通过赞美谢安石的真实面目,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真实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谢安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身身世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陆游诗歌的特点,即关注历史人物、抒发个人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