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无媒出有时,几年幽户锁寒晖。
人从浴凤池边到,香入乘鸾扇底飞。
诗落云笺传藉藉,花同锦队想菲菲。
更闻芍药梢头信,亦待邀公插帽归。
【注释】
国色:指牡丹。无媒:没有媒人。有时:偶然。几年:经过很长时间。幽户:深锁的门户。寒晖:寒光。浴凤池: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指牡丹花丛。乘鸾扇:传说中仙人用鸾鸟羽毛做成的扇子,这里指牡丹花。云笺:指信纸。藉藉:形容字迹工整。锦队:指绣有各种颜色的丝线的花簇。菲菲:形容香气浓重、馥郁。芍药梢头信,亦待邀公插帽归:芍药梢头传来消息,也盼望着邀请您一起回来赏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梁才甫游览苑氏园时,即席而赋,与原诗相映成趣。
首联“国色无媒出有时,几年幽户锁寒晖。”写苑氏园的美景。国色无媒,说明牡丹花开不招蜂蝶媒人,它自有一番风韵和气度。“幽户”二字,写出了牡丹花的孤傲和高洁,也暗示了游人稀少,寂寞清冷的境况,暗含了词人对这种境遇的感慨。“几年幽户锁寒晖”,既表明了时间之长,又暗示着人事的变化。这句看似平淡,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颔联“人从浴凤池边到,香入乘鸾扇底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浴凤池边的人们,都为牡丹花所吸引,纷纷前来观赏。花香四溢,仿佛可以闻到乘鸾扇底飞出的香气,令人陶醉其中。这里的“人”和“香”都是意象化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牡丹的美丽和芳香。
颈联“诗落云笺传藉藉,花同锦队想菲菲。”进一步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诗落云笺,形容诗句如同云笺一样飘散,传递到各处。花同锦队,形容牡丹花像华丽的锦缎队伍一样繁复而美丽。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牡丹花的美丽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更闻芍药梢头信,亦待邀公插帽归。”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芍药梢头的传书,更是盼望着邀请您一起回来赏花。这里的“芍药梢头”指的是芍药花,而“簪花插帽归”则是一种古代的礼仪,意味着主人盛情款待客人,让客人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好客。
这首诗以牡丹花为题,通过对牡丹花的赞美,表达了词人的高洁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魅力,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