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踏三湘雪,归回八桂秋。
人忘五岭热,山似九华尤。
日月通南极,星河带北流。
【注释】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漓江和资江三条江河。八桂:泛指广西一带。九华:山名,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通:连接,相通。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诗人来时踏雪过三湘,归时经秋渡八桂。第三、四句说人已忘记了五岭的炎热,只觉得山川景色优美如九华山。第五、六句写南北极星相连,银河从北向南流。此诗描写了诗人游历南方山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全诗以“其十六”为题,说明这是一首咏景抒怀之作。诗人先以“来踏三湘雪,归回八桂秋”两句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南国秋色图。三湘即湖南湘江、漓江、资江合称,这里指湖南一带;八桂即广西的桂树,因广西出产桂花而得名,这里指广西一带。这两句是说:诗人远道来踏遍三湘大地,又乘船渡过了秋季回到八桂之地。“来踏三湘雪,归回八桂秋”,一个“踏”字,一个“渡”字,既写出了行程之遥,也显示出了旅途的艰辛。“三湘”与“八桂”相对,突出了地域辽阔的特点。
接着“人忘五岭热,山似九华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南方的秀美景色。五岭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界岭,这里泛指南方的五岭地带,是岭南地区的代称。这一句中“人忘”二字,表明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忘却了岭南的酷暑,而觉得这里的山川景色十分宜人。“山似九华尤”一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九华山,因为九华山在今天的安徽省青阳县,离诗人所在地不远。这一句中的“犹”字,是“像”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岭南地区虽热如五岭,但这里的山川景色却如九华一般优美可爱,让人留恋难忘。
最后两句“日月通南极,星河带北流”两句紧承上文写诗人观天象的感受。“日月通南极”,“通”是连着的意思,这里用来表示南北两极相接。“南极”指的是地球的两端,这里指北极星和南极星。“星河”,指天河,银河。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南北两极相连,但是它们之间的银河却是自北向南流动的。这两句是诗人站在高高的楼台之上,放眼仰望天空,看到了南北两极相接,银河自北向南流的情况,从而感到天地之宽广,自然之壮观。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言情。诗中用了许多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