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天伦变,贤哉更可伤。
毅翁悲祚断,学者悼师良。
缺月窥元室,凄风锁奥冈。
身虽随物幻,名笔起潜光。
【注释】
- 挽施子华:即《挽施子华》。
- 哭子天伦变(lín):指子女丧亡。
- 贤哉更可伤:贤明之人遭遇如此,更加让人痛惜。
- 毅翁悲祚断:指的是作者的友人、好友、恩师施愚山(毅翁)不幸早逝,作者深感悲痛。
- 学者悼师良:学人因施愚山去世而哀悼,认为他是个好老师。
- 缺月窥元室:月亮若隐若现地映照在元代的皇宫里。
- 凄风锁奥冈:寒风吹过,封锁了奥冈的小路。
- 身虽随物幻:即使自己随着万物变化无常。
- 名笔起潜光:有才华的人如同隐藏的光芒一般,终将显露出来。
【赏析】
此诗是明代文言古诗的一种,表达了作者对施愚山逝世的悲痛之情。全诗以“挽”为题,旨在表达作者对施愚山的怀念和哀悼。
第一句“哭子天伦变”,直接点明了这是一首悼念之作,表达了作者因子女丧亡而感到悲痛的情感。第二句“贤哉更可伤”,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施愚山这位贤明之人遭遇不幸的惋惜之情。第三句“毅翁悲祚断”,则是指作者的好友、恩师施愚山不幸早逝,作者深感悲痛。第四句“学者悼师良”,学人们因施愚山去世而哀悼,认为他是个好老师。第五句“缺月窥元室”,月亮若隐若现地映照在元代的皇宫里,暗喻施愚山的离世如同这圆月的消失一般,令人哀叹。第六句“凄风锁奥冈”,寒风吹过,封锁了奥冈的小路,象征着施愚山的离去给人们带来的悲伤与寂寞。第七句“身虽随物幻”,即使自己随着万物变化无常,也依然无法改变他对施愚山的记忆和情感。最后一句“名笔起潜光”,有才华的人如同隐藏的光芒一般,终将显露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施愚山才华的认可和期待。
整首诗歌情感充沛,意境深邃,通过对施愚山的悼念,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师恩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诗歌还融入了一些历史元素,如元代皇宫等,使得诗歌更具历史感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