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以鸟鸣春,鸟声不敢止。
天以人鸣道,斯人其可已。
尔鸟固无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头晴,澜翻林外起。
不学九皋鸣,声闻可止此。
不学千仞翔,一鸣来瑞世。
古以鸟名官,列职有理致。
只有归去兮,陶公不尔愧。
人岂不如鸟,鸣则震天地。
不鸣千圣传,则鸣千古事。
诗翁莫浪鸣,文武道未坠。
我们需要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解析:
- 和叔崇禽声放言: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对于禽鸟鸣叫的态度。
- 天以鸟鸣春,鸟声不敢止:这句表达了鸟在春天鸣叫,人们不会制止它们。
- 天以人鸣道,斯人其可已:这里强调了人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尔鸟固无知,喧啾亦何利: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只知道叫唤却不懂道理的人。
- 鼓弄枝头晴,澜翻林外起:描述了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叫唤,引起了森林之外的景象。
- 不学九皋鸣,声闻可止此:提醒人们不要仅仅模仿鸟类的叫声而忽略了自己的声音。
- 不学千仞翔,一鸣来瑞世:比喻那些只有高飞才能显贵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 古以鸟名官,列职有理致:古代有将鸟类与官职对应的做法,以此来象征官员的职责和道德。
- 只有归去兮,陶公不尔愧:这里提到了陶渊明,表示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陶渊明一样,回归自然,不做官。
- 人岂不如鸟,鸣则震天地:比喻人类应该像鸟儿一样,能够震撼世界。
- 不鸣千圣传,则鸣千古事:强调即使是无声的行为也能够流传千古。
- 诗翁莫浪鸣,文武道未坠:告诫诗人不要只是吟诗作赋而不行动,因为文武之道仍然重要。
接下来是对每一句的译文:
和叔崇禽声放言 - 和叔崇,一种禽类,它的叫声很大很响。
天以鸟鸣春,鸟声不敢止 - 天赋予春天以鸟鸣,人们不敢阻止它。
天以人鸣道,斯人其可已 - 上天赋予人们以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这种能力。
尔鸟固无知,喧啾亦何利 - 鸟儿虽然会发出声音,但它们并不知道这些声音有什么实际的利益。
鼓弄枝头晴,澜翻林外起 - 鸟儿在树枝上愉快地叫着,引起树林外的波涛。
不学九皋鸣,声闻可止此 - 不应该只是模仿鸟类的叫声而忽略了自己的声音。
不学千仞翔,一鸣来瑞世 - 不应该只是追求高空飞翔来显贵,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价值。
古以鸟名官,列职有理致 - 古代有将鸟类与官职对应的做法,象征着官员的职责和道德。
只有归去兮,陶公不尔愧 - 只有回归自然,不做官的人才不惭愧。
人岂不如鸟,鸣则震天地 - 人类也应该像鸟儿一样,能够震撼世界。
不鸣千圣传,则鸣千古事 - 即使是无声的行为也能够流传千古。
诗翁莫浪鸣,文武道未坠 - 诗人不要只是吟诗作赋而不行动,因为文武之道仍然重要。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人和鸟的不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言行一致的看法。他认为人应该像鸟儿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价值,而不是只满足于表面的炫耀。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不要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此外,他还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要被眼前的成就所迷惑,要有所追求和奋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启示,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