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戏马台,荆榛满中路。
英气一何多,怀古渺难溯。
山河腥日月,虎豹沐雨露。
累累楚猴冠,异哉天所赋。
岂无济川才,淹留秋又莫。
清风从何来,洒洒定吾故。
赠我金琅玕,凿落双鱼素。
【注释】
北望戏马台:北望,指北方。戏马台,汉文帝为纪念自己得天下的功绩而修建的。荆榛满中路:荆榛,指丛杂的荆棘。
一何多:多么,多么。渺难溯:难以追溯。
腥日月:形容战争的残酷。虎豹沐雨露:指虎豹在战乱中受伤或被杀死。
累累楚猴冠:指楚国的猴子头冠。
济川才:指治理水患的能力。
岂无济川才:难道没有人具备治理水患的能力吗?
淹留秋又莫:滞留不去。
清风从何来:清凉的风从哪里吹来。
洒洒定吾故:清凉的风使我心情舒畅。
赠我金琅玕:赠给我金色的玉器。
双鱼素:两条白色的丝线。这里指玉佩上的双环。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诗人在长安时,与李白、杜甫等交游,曾赋诗相赠,此为其中的一首。
“北望戏马台,荆榛满中路”,这是写诗人在长安城北眺望远处的戏马台,只见满路都是荆棘,一片荒凉景象。
“英气一何多,怀古渺难溯”是说,虽然满路荆棘,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英雄人物的气息,可是历史却难以追溯啊。
“山河腥日月,虎豹沐雨露”是说,山河因战争而变得腥臭,而那些虎豹却在战争中受伤或被杀。
“累累楚猴冠,异哉天所赋”是说,楚国的猴子头冠上挂满了鲜血和泪水,这是上天给予他们的惩罚。
“岂无济川才,淹留秋又莫”是说,难道就没有人能够治理这些水患吗?为什么又要拖延时间呢?
“清风从何来,洒洒定吾故”是说,虽然道路崎岖不平,但有清风相伴,使我感到无比舒畅。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