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戟卧江皋,诗人拥节旄。
便期犀结带,安事马腾槽。
地入淮源重,霜随雁信高。
命书催入觐,应及荐香醪。
【注释】
谹父:人名。
光州:州名,今河南固始县西北一带。
沉戟卧江皋:沉入江中的长戟。
节旄: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
犀结带:用犀牛角做的腰带。
马腾槽:马槽上挂着马鞍,马在槽前吃食。
地入淮源重:地势高而重,指地势很高。
霜随雁信高:随着飞雁传书,霜降时节来临。
命书催入觐:朝廷的命令催促他入朝拜见皇帝。
荐香醪:进献芳香的酒。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谹父守光州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对这位友人既表示了深厚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深情,同时也勉励他在新的岗位上要勤政廉政,建功立业。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第一联“沉戟卧江皋,诗人拥节旄”。诗人把长戟深深地插入江岸,这是诗人自己对友人谹父的一种安慰;诗人手持旌节,象征着他的崇高地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谹父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第二联“便期犀结带,安事马腾槽”。诗人鼓励谹父要像犀牛皮一样坚韧不拔,要有马一样的奔腾精神,不要像那马槽上的马一样懒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谹父的期望和祝愿。
第三联“地入淮源重,霜随雁信高”。诗人用淮河作为地理的标志,暗示着谹父的新工作地点。诗人又用雁群南飞,霜降时节来临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谹父工作地点变迁的感慨和对季节更替的观察。
第四联“命书催入觐,应及荐香醪”。诗人再次强调了朝廷的命令,催促谹父入朝拜见皇帝。诗人又以进献芳香的酒来比喻谹父的忠诚和敬业精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谹父工作的期待和对谹父忠诚品质的赞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有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