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山如买金,去草如去恶。
开山一代师,前者无是作。
向无丘壑心,虽有亦不乐。
何须待高秋,风帽已可落。

开山一代师,前者无是作。
向无丘壑心,虽有亦不乐。
何须待高秋,风帽已可落。

译文注释

  • “买山如买金”:购买山林犹如购买黄金,表明对山林的重视和珍视。
  • “去草如去恶”:清除杂草如同去除邪恶,说明对环境的清理和净化。
  • “开山一代师”:被誉为一代宗师,意味着在开山过程中具有卓越的能力。
  • “向无丘壑心”:缺乏山水的心胸,可能指缺乏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 “虽有亦不乐”:尽管拥有,但并不感到快乐,反映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何须待高秋”:不必等到秋季才能行动,强调行动的及时性和重要性。
  • “风帽已可落”:即使有风吹帽,也足以御寒,暗示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自如应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首先,诗中的“买山如买金,去草如去恶”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山林资源的重视和爱护,体现了他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其次,“开山一代师,前者无是作”展示了作者不仅重视保护环境,还具备引领和教育后人的能力,彰显了他的领导力和前瞻性。然而,“向无丘壑心,虽有亦不乐”则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既向往自然之美,又受制于现实生活的束缚,反映出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的复杂关系。最后,“何须待高秋,风帽已可落”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也不畏惧,而是从容应对。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厚感情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和自我内心的剖析,诗人传达了一种既尊重自然又不失个人追求的生活理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感。此外,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将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自然景观相联系,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