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人有母鬓如银,夜半丸熊诲子频。
幸窃斗升为侍养,敢言科第止荣身。
小堂欲作娱亲扁,纯孝谁推锡类仁。
乞取先生三大字,要崇风教厉乡邻。

【注释】

宵人:夜行人,指宦官。

母鬓如银:形容母亲鬓发白如银色,比喻老年。

夜半丸熊:用丸熊(一种兽名)的典故来比喻夜晚。

幸窃斗升:幸而得到少量的俸禄(斗升,容量单位,一斗为十升,一升为十勺,一勺为一合,合为十钱)。侍养:奉养、供养。

敢言科第止荣身:不敢说考取功名只是为了个人荣耀。

小堂:指侍奉父母居住的小室或厅堂。欲作:打算做……。娱亲扁:娱乐父母用的屏风。纯孝:纯朴孝顺,指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和尊敬态度。谁推:何人推崇,指有谁值得推崇。锡类仁:给予恩惠,这里指施恩。

乞取先生三大字:向先生求取“孝”字三个大字。要崇风教:强调崇尚教化。厉乡邻:勉励同乡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借自己侍养母亲的艰辛,表达出作者对于孝敬老人的深深敬慕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第一句“宵人有母鬓如银”,描绘了诗人母亲的形象,白发苍苍,如同银子一般。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又揭示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宦官当权,国家混乱,民心思安。

第二句“夜半丸熊诲子频”,运用了典故,丸熊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吉祥和祥瑞。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深夜里,常常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做事。这不仅是对儿子的教育,更是一种对国家未来的关怀。诗人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遗志,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

第三句“幸窃斗升为侍养”,诗人以自己的微薄俸禄来奉养母亲,体现了他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他不敢说自己考取功名只是为了个人荣耀,而是强调自己是在尽一个儿子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句“敢言科第止荣身”,诗人表示不敢说考取功名只是为了个人荣耀。这说明了他对于功名的看法,认为功名只是一时的利益,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五句“小堂欲作娱亲扁”,诗人打算在侍奉父母的小堂上挂一幅娱乐父母的屏风。这体现了诗人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第六句“纯孝谁推锡类仁”,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值得推崇的呢?这里的“纯孝”是指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和尊敬态度。而“锡类仁”则是给予恩惠,这里指施恩。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对于孝敬父母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只有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最后两句“乞取先生三大字,要崇风教厉乡邻”,诗人向先生求取“孝”字三个大字,并强调要崇尚教化,勉励同乡的人。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社会风气的期待。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教化,才能够培养出有道德、有品质、有能力的人才,才能够使社会风气更加健康向上。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侍养,以及对于功名的看法和对社会风气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于孝敬父母、服务社会的美好愿景。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美德——孝道和忠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