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三百六十寺,春入颓基草木荒。
解作高人无尽供,只馀山色与湖光。

【注释】:

初到西湖 其二:第一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三百六十座寺庙,春天一到它们荒芜的墓基上草木茂盛。第二句诗的意思是,只有高僧才能理解这种无尽供养的含义,他们只留下了山林和湖泊的风景。“解”在此处是“懂得”的意思;“作”在这里是指“供养”,用佛教术语讲就是布施;“高人”指僧人或高超的人;“无尽供”指无穷无尽的供养,也即布施;“颓基”意为破败的墓基;“草木荒”意指坟墓周围的草木长得又茂密又旺盛;“只馀山色与湖光”意思是,只有山上的景色和湖面上的水光了。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

译文:

自从古代以来,杭州城就有三百六十座庙宇,到了春天,它们荒芜的墓基上长满了茂密的草木。

只有懂得无尽供养的人,才会明白这里的山色与湖光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游览西湖时所见到的美景。诗人首先指出了杭州自古以来就有三百六十座庙宇的事实,然后通过描绘春日里这些庙宇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草木的景象,来衬托出这些庙宇的荒芜破败。诗人接下来以“只馀山色与湖光”一句,点出了自己游观的重心所在:他欣赏的是那山色与湖光之美,而不是那些破败的庙宇。这一笔,既表明了作者的游兴之所在,又表达了他对于破败庙宇的不屑一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