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三百六十寺,春入颓基草木荒。
解作高人无尽供,只馀山色与湖光。
【注释】:
初到西湖 其二:第一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三百六十座寺庙,春天一到它们荒芜的墓基上草木茂盛。第二句诗的意思是,只有高僧才能理解这种无尽供养的含义,他们只留下了山林和湖泊的风景。“解”在此处是“懂得”的意思;“作”在这里是指“供养”,用佛教术语讲就是布施;“高人”指僧人或高超的人;“无尽供”指无穷无尽的供养,也即布施;“颓基”意为破败的墓基;“草木荒”意指坟墓周围的草木长得又茂密又旺盛;“只馀山色与湖光”意思是,只有山上的景色和湖面上的水光了。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
译文:
自从古代以来,杭州城就有三百六十座庙宇,到了春天,它们荒芜的墓基上长满了茂密的草木。
只有懂得无尽供养的人,才会明白这里的山色与湖光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游览西湖时所见到的美景。诗人首先指出了杭州自古以来就有三百六十座庙宇的事实,然后通过描绘春日里这些庙宇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草木的景象,来衬托出这些庙宇的荒芜破败。诗人接下来以“只馀山色与湖光”一句,点出了自己游观的重心所在:他欣赏的是那山色与湖光之美,而不是那些破败的庙宇。这一笔,既表明了作者的游兴之所在,又表达了他对于破败庙宇的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