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齿皆兄我,曾联淡墨名。
挥犀方晤语,浮鹢又催行。
今日惟櫜矢,何人更请缨。
战尘犹未息,北望若为情。
【注释】
德齿:指德行和年岁。皆兄我:指彼此都是兄弟。曾联:指曾经一起过从。淡墨名:指淡于名利的名声。方晤:刚刚见面。浮鹢(yì,一种水鸟):即鹢,古代用它来计时。催行:催促启程。橐矢:指弓箭,古时出行携带的箭袋。请缨:指请求带兵出征。战尘:指战争的烟尘。北望:指向北眺望,这里表示怀念北方。若为情:为什么如此思念远方的人。
【赏析】
《送房陵倅韦同年二首》其一中说:“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地。”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京城时写的诗,也是他写诗最多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所写,当时诗人因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臣,被贬到房州当县尉。
房州的自然环境比较艰苦,远离朝廷,生活清苦,但诗人并不感到气馁沮丧。相反,他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一切。他写道“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地”(《赠房太尉王大昌龄》)。意思是说他刚离开朝廷的时候,正好赶上一年中换季节的时候,所以用了“三改火”这个词。“天涯”一词,既点出他离开京城,又暗含他对朝廷的眷恋之情。“踏尽红尘地”,意思是说他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虽然路途遥远,但是也锻炼了身心,丰富了阅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房陵,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南部地区,那里山多水少,人烟稀少,环境十分恶劣。韦同年是房陵的一位官员。诗人为了赴任,特意写了这首送别诗给这位友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离别的情景,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的第一句“德齿皆兄我,曾联淡墨名”,意思是说两人都是兄弟,曾经一起有过美好的回忆,共同享受过名利之利。这里的“淡墨”,指的是淡泊名利的生活。“名”字在这里是动词,表示追求功名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说两人都是兄弟,一起追求过功名,一起享受过淡泊名利的生活。
第二句“挥犀方晤语,浮鹢又催行”,意思是说刚刚见面,就聊得非常愉快,可是却不得不立刻告别了。这里的“犀”是指犀牛角,是一种很坚硬的材料,可以作为兵器。“浮鹢”是指鹢鸟,也叫鹅鹳,是一种大型的水鸟。“催行”的意思是催促启程。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刚刚见面,聊天谈得很愉快,但却不得不立刻告别,只能依依不舍地分别。
第三句“今日惟櫜矢,何人更请缨”,意思是说今天我只带了弓箭,没有其他武器了。这里的“囊矢”是指弓箭袋,用来装弓箭的。“请缨”的意思是请求带兵出征。整句诗的意思是说今天我只带了弓箭,没有其他武器了,也没有其他人来请求带兵出征。
第四句“战尘犹未息,北望若为情”,意思是说战争的烟尘还没有平息,向北望去,心中充满思念之情。这里的“战尘”是指战争中的尘土,象征着战争的混乱和破坏。“若为情”的意思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如此思念远方的人呢?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战争的烟尘还没有平息,向北望去,心中充满思念之情,不知道为何要如此思念远方的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战争的忧虑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战争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