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张德夫园亭八咏 其八:可莹》。诗中描绘了一座小亭子,它小巧玲珑,被苍苔破开,成为了一个清澈如镜的玉鉴。在月光下,孤月沐浴其中,云彩在其中飘过。诗人用“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来形容这座亭子的美丽和洁净。最后两句“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表达了作者对这座亭子的赞美之情。

译文:
小小的凿子把苍苔破开,潴为玉鉴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注释:

  1. 小凿苍苔破 - 使用小石凿子将苍苔破碎,使得地面平整,为建亭做好准备。
  2. 潴为玉鉴平 - 将破开的苍苔积聚成池,使之成为一块平坦如玉的水池。
  3. 最宜孤月浴 - 这里用“孤月”指月亮,意味着在月光照射下,这个池子显得格外美丽。
  4. 亦有白云行 - “亦有”表示也有,“白云行”则是指白云在天空中漂浮的样子。
  5. 须发尽堪烛 - “须发尽堪烛”形容亭子周围的环境非常干净,连头发和胡须都能当作烛光来照,显示出它的纯净。
  6. 肺肝元自清 - 这里的“肺肝”比喻人的内脏,意指亭子的清洁可以让人的身体感到清爽。
  7.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微风吹过水面时不会掀起涟漪,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使景物更明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园亭景象。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