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湿屋多漏,怯寒窗不开。
龙涎时吐雾,麈尾任生埃。
独与韦编对,谁能蜡屐来。
天知蚕麦病,愿唤雨师回。
【注释】
- 久雨无聊:长时间下雨,使人感到无聊。
- 成两诗呈秀叔:写了两首诗献给秀叔。
- 龙涎吐雾:用龙涎(一种香料)来比喻诗人的文思如烟云般缭绕。
- 麈尾生埃:用麈尾(麈尾是手执麈尾以驱除邪气的法器,古代士大夫常用来象征高洁)来比喻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韦编:指《周易》的卷轴。相传孔子晚年读《易》,经常翻到书页脱下,又重新系结上,孔子死后,弟子将其装订成册,称其为《易经》,简称《周易》。
- 蜡屐:用蜡制作的鞋底,用于行走在泥泞或潮湿的地方。
- 天知蚕麦病:意思是上天知道农民遭受旱灾之苦。
- 愿唤雨师回:希望天上的雨神能够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避湿屋中的环境以及自己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他认为长时间的雨季使人们感到无聊,他因此创作了两首诗歌献给秀叔;他用龙涎吐雾来形容自己的文思如烟云般缭绕,用麈尾生埃来形容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他希望自己能像韦编和蜡屐那样被人们记住,而不希望上天知道农民遭受旱灾之苦。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对于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