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侵难宿饱,小熟有晨炊。
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
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
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
【赏析】
这首诗写米价的升降。前四句写新米上市,米价下降,海商因米船方集,也受损;后四句写农民卖米,海贾恨来迟,而粒粒皆珠玉,应无饿殍时,即应不忘记那些饥饿的贫苦百姓。此诗是诗人任太常时所写,当时正值大灾荒,人民生活十分艰难。
“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二三”:六月初五日(农历五月十五),新米的价钱比旧的便宜很多,以升为单位计算,价格只有几十钱到几文钱。
“海商米船方集亦损其直”:海商的船刚靠岸,米已经卖光了,他们损失了很多钱财。
“大侵难宿饱,小熟有晨炊”:大的灾害使人们难以过夜,小的灾害使人只能吃隔夜饭。
“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每年灾难的情况都像这样,人民的喜怒哀乐可想而知。
“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农民们愿意低价出卖粮食,而海上商人却等了很久才得到便宜的米。
“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每一颗米粒都是珍珠宝玉,不要忘记那些饥饿的贫苦百姓。
【注释】
会稽:《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9年)吴军攻入越国,次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大夫范蠡认为吴国将亡,就离开越国到了吴国,改名为鸱夷子皮,为吴王阖闾献计说:“夫差这个人,他喜欢音乐和女色,可以离间他和他的大臣之间的关系,然后趁机进攻。”于是,范蠡就向吴王进献美女西施,帮助吴王疏远伍子胥。三年后,越王勾践乘机攻打吴国,打败吴国。范蠡功成名就之后,便弃官而去,隐姓埋名,在齐国经商。后来听说越国发生动乱,又逃回越国,并建议越王勾践先发制人。最后终于灭掉吴国,成为霸主。这里指范蠡弃官经商之事。
海商:指在海上贸易的商人。
宿饱:隔夜饭。宿,通“夙”,早晨;宿,通“夙”。
岁事:年成、收成。
情(qíng ):喜。
田家:农家。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堂上见百馀骑,笑谈正平寇。”注:“百馀骑,田舍小儿百馀人也。”
籴(dí):买米谷,泛指南方买粮。
贵:昂贵。
粟(fèn):古代量词,一升合十斗。
珠玉:比喻好米。
饿殍(piǎo):饿死的人的尸体。殍,饿死的人。
【译文】
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上市,价格比旧米便宜许多,每升只值几十文钱。海上商人的米船刚靠岸,米就已经卖光了,他们损失了很多钱财。大的灾害使人们难以过夜,小的灾害使人只能吃隔夜饭。每年灾害的情况都像这样,人民的喜怒哀乐可想而知。田间农民愿意低价出卖粮食,而海上商人却等了很久才得到便宜的米。每一颗米粒都是珍珠宝玉,不要忘记那些饥饿的贫苦百姓。
【赏析】
本诗作于诗人任太常时。当时正值大灾荒,人民生活十分艰难,诗人对此深表同情。诗中写农民卖米,海贾恨来迟,而粒粒皆珠玉,应无饿殍时,即应不忘记那些饥饿的贫苦百姓。此诗是诗人任太常时所写,当时正值大灾荒,人民生活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