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独坐怯轻寒,一穗香云绕博山。
鹊语匆匆来屋角,梅花点点下栏干。
马蹄破雨休行役,麈尾生风共燕闲。
只恐日边需振鹭,锋车早晚趣君还。

注释:

小窗独坐怯轻寒,一穗香云绕博山。

鹊语匆匆来屋角,梅花点点下栏干。

马蹄破雨休行役,麈尾生风共燕闲。

只恐日边需振鹭,锋车早晚趣君还。

赏析:

《和游尧臣出郊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第二首是一首咏物诗,以“梅”为题,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鸟语花香、马踏梅花、麈尾生风等生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第一句“小窗独坐怯轻寒,一穗香云绕博山。”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小窗前,感受到了寒冷的气息。然而,这并没有让诗人感到害怕,反而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因为这里有一穗香花,仿佛云雾一样围绕着博山,让人感到非常舒适。这里的“怯”、“香”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害怕和香气。

第二句“鹊语匆匆来屋角,梅花点点落栏干。”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听到鹊鸟叫声的情景。鹊鸟的声音急促而响亮,仿佛从屋角传来,让人感到惊喜。同时,梅花纷纷扬扬地落下,落在栏杆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匆匆”和“点点”都是动词,分别表示急促和分散。

第三句“马蹄破雨休行役,麈尾生风共燕闲。”则转向了诗人自己。他骑着马在雨中行走,但雨势似乎被他的马蹄打破,使他能够继续前行。同时,他的手杖(麈尾)也生风了,与燕子一起悠闲自在地飞翔。这里的“破雨”和“生风”都是动词,分别表示打破和产生。

第四句“只恐日边需振鹭,锋车早晚趣君还。”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朝廷会需要像鹤群一样高飞的振鹭,而这些锐利的车马迟早会被派去征讨。这是诗人对国家安危的一种担忧,同时也表现了他作为臣子的责任和担当。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鹊鸟、马、麈尾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的行动和思考,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心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