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宇崇崇倚翠微,万株松盖碧相围。
崎岖短策频行路,盘薄胡床暂解衣。
自笑将身为马走,不妨着眼趁鸿飞。
枕流漱石平生事,却为蜗蛮定是非。

【注释】

  1. 佛宇:指佛寺、庙宇。
  2. 万株松盖:形容松树很多,像伞一样把天空遮住了;翠微:指山色青翠。
  3. 崎岖:曲折不平,这里指山路险峻。
  4. 盘薄:盘旋曲折。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用胡桃木等制成。
  5. 自笑:嘲笑自己。将身:把自己比作。马走,像马一样奔走。
  6. 不妨:没有什么妨碍。着眼:看准目标,不放过。趁鸿飞:指趁着大雁南飞的机会。鸿飞,鸿雁飞行,这里代指大雁南飞。
  7. 枕流漱石:在溪边洗耳,濯垢纳清,指隐居生活。蜗牛与蚂蚁,用来比喻那些喜欢钻营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对人生态度的诗。诗人以高亢的语调,抒发了自己摆脱世俗纷扰,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愿。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明快,给人以清新之感。
    首句“佛宇崇崇倚翠微”,写景,突出了佛宇的高大宏伟,以及它所处的环境——青山绿水,给人一种幽静之感。次句进一步描绘出佛宇周围松树的茂密景象,仿佛置身于一个碧绿的海洋之中。三、四句则通过“崎岖短策频行路”和“盘薄胡床暂解衣”这两个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行进艰难,不得不暂时放下衣帽,以减轻行走时的疲劳。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快,反而自我调侃道:“自笑将身为马走”。这既是对自己行动不便的自嘲,也是对世俗名利的轻蔑。
    接下来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从自身的感受转向对他人的劝勉。他劝说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们不要过分执着,要像大雁一样抓住时机,趁势而去。这里的“不妨着眼趁鸿飞”,既表达了诗人对大雁南飞的羡慕之情,也暗示了他自己的人生态度——要像大雁一样抓住机会,勇往直前。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回到自己的主题。他感叹自己虽然隐居在山林之间,过着闲适的生活,但却时常被那些喜欢钻营的人所困扰。于是,他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是非曲直,不再为这些琐事所迷惑。这里的“蜗蛮定是非”,既是对那些喜欢钻营者的讽刺,也是对诗人自己坚定信念的表达。
    这首诗通过对佛宇环境的描绘、自身行动的刻画以及对待名利的态度的表述,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