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瞻宰木过三年,霜露凄凉倍怆然。
马鬣但惊荒宿草,龟趺未办表新阡。
平生钟釜空遗恨,旧物杯棬半不传。
鸿雁差池风雨急,吞声清泪彻黄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叔杲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九月到白石先妣茔所——九月,即农历九月份,古人将这个时间称为“孟秋”或“仲秋”。白石,指的是坟墓所在地的地名。先妣,指的是已故的母亲。茔所,指的是坟墓所在的地方。
不瞻宰木过三年,霜露凄凉倍怆然——宰木,是一种祭祀用品,这里指用来祭拜先人的物品。过了三年,指的是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间。霜露凄凉,形容景色凄凉,天气寒冷。倍怆然,表示更加悲痛。
马鬣但惊荒宿草,龟趺未办表新阡——马鬣,指的是马的鬃毛,也用于表示对死者的尊敬。荒宿草,指的是荒凉的草地,草被风吹得乱七八糟。龟趺,指的是刻有龟形的石碑,用来标志墓地的位置。表新阡,指的是在新的墓地上立碑纪念。
平生钟釜空遗恨,旧物杯棬半不传——平生,指的是一生的遭遇和经历。钟釜,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也用来形容生活的艰辛。遗恨,表示遗憾。旧物,指的是过去的东西。杯棬,指的是杯子和盘具等日常用品。半不传,表示大部分都不再流传了。
鸿雁差池风雨急,吞声清泪彻黄泉——鸿雁差池,指的是鸿雁飞得参差不齐。风雨急,形容风雨来得急促。吞声清泪,指的是默默无语地哭泣。彻黄泉,指的是流到黄泉之下。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母的悼亡诗。诗人通过回忆母亲生前的生活、感受以及去世后的哀伤之情,表达了对亡母的怀念与哀悼。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