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惯长安曳履游,贪看冰柱满檐头。
素花一色如梅岭,碎玉无声欠竹楼。
蜡炬欲残方夜永,金钗半醉自春浮。
无毡独坐君知否,也卷陈编索酒舟。
【注释】
- 萧参议雪中宴客
- 朱佥判有诗因次韵:应和
- 其二:第二首
- 素花一色如梅岭,碎玉无声欠竹楼:形容雪景的美丽。
- 蜡炬欲残方夜永:蜡烛将要燃尽,天还很长。
- 金钗半醉自春浮:形容女子饮酒后的样子。
- 陈编索酒舟:借酒消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的宴会所作,以雪景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友情。
第一句“不惯长安曳履游”,描绘的是诗人在长安城中漫步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对长安的熟悉和喜爱。
第二句“贪看冰柱满檐头”,则描绘了诗人在雪中欣赏美景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第三句“素花一色如梅岭,碎玉无声欠竹楼”,则是将雪景与梅花、竹楼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其中,“素花”是指白雪,“梅岭”则是指梅花盛开的地方,而“竹楼”则是指冬日中的竹楼。整句诗通过这些元素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第四句“蜡炬欲残方夜永”,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其中,“蜡炬”是指蜡烛,代表着光明和温暖;“残”则表示即将熄灭的意思;“夜永”则是指夜晚的时间很长。整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句“金钗半醉自春浮”,描绘了女子饮酒后的样子。其中,“金钗”是指古代女性的发饰,象征着美丽和优雅;“半醉”则表示饮酒的程度适中;“春浮”则是指春天的气息飘荡在空中。整句诗通过描绘女子饮酒后的样子,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向往。
第六句“无毡独坐君知否,也卷陈编索酒舟”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其中,“无毡”是指没有垫子,意味着孤独一人;“君知否”则是询问朋友是否了解自己的情况;“陈编”则是指旧书,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索酒舟”则是指寻找喝酒的机会。整句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