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凋县积忧虞,幸脱拘囚气始苏。
已愧渊明辞五斗,尚睎聱叟住三吾。
潜心道义须加进,垂世功名莫浪图。
前日趋荣今敛退,看人高步上天衢。
【注释】
三年凋县:三载,即三年。凋,衰落。积忧虞:长期忧虑不安。气始苏:精神逐渐振奋起来。已愧渊明辞五斗:已经惭愧了东晋名士陶渊明辞去太守的职位。渊明,指陶潜(字元亮)。五斗,指陶潜曾做过彭泽县令,后因不肯受上司的馈赠而辞职归隐,自号五柳先生,他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为荣,因此人们称赞他为“五斗先生”。尚睎聱叟:还怀念司马光(字君实)。聱叟是司马光的字。声叟,是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的字。垂世功名:留芳百世的功绩与名声。莫浪图:不要虚度年华。前日趋荣今敛退:以前显赫一时,现在却要隐退山林。前趋,向前赶;趋,走在前面。高步,指仕途上的升迁。天衢,指官道、仕途。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于自己一生的反思和评价。
首联“三年凋县积忧虞,幸脱拘囚气始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三年内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心情非常沉重。然而,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得以解脱,重新焕发出精神。这里用到了“凋”、“忧虞”、“幸脱”、“气始苏”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奋斗,以及最终获得自由的喜悦。
颔联“已愧渊明辞五斗,尚睎聱叟住三吾。”这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曾经效仿陶渊明辞职归隐的行为表示愧疚。虽然陶渊明曾经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但他的精神境界却是非常高远的,而诗人自己则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因此,诗人感到羞愧不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司马光的怀念之情。司马光曾经担任过宰相,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深受人们的敬仰。
颈联“潜心道义须加进,垂世功名莫浪图。”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他认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必须潜心修炼道德和义理,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同时,也要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和提高,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至于世俗的名利地位,则应该淡然处之,不要过于追求和迷恋。
尾联“前日趋荣今敛退,看人高步上天衢。”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另一种理解和态度。他认为,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人如今却要收敛锋芒、隐退山林,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积累实力。而那些曾经默默无闻、默默耕耘的人则有机会崭露头角、登上高位。这里的“前趋”和“天衢”分别指的是前面和上面的道路。诗人通过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于不同人生道路的看法和评价。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进行描述,展示了其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它既表达了对陶渊明、司马光等人的怀念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态度和选择。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值得读者深入思考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