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箔春蚕得茧丝,家家机杼换新衣。
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注释】
- 五风:五天一刮,十天一歇的风。指农时风调雨顺,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西郊:古称长安之西为西郊,即京城郊外。
- 稻秫:即“稻粱”,泛指稻谷和粗粮。
- “又”:又见、再次见到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丰收景象的七绝,写于丰年。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百八十一个字。
开头两句写春蚕吐丝,织女换衣。“满箔”是铺满了的意思,“春蚕”就是“丝”,“得茧”是说春蚕已经吐尽了丝。“家家机杼”是说每家都忙着织布。“机杼”就是织布机,这里指纺织的工具。“换新衣”是指农家妇女将织出的绸缎换成了新衣服,准备过节穿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繁忙而和谐的乡村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两句写天气好,风调雨顺,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五风”是五天一刮,十天一歇的风,指的是风向稳定,气候宜人;“十雨”是十天一下,一天两滴雨,指的是降水充足,雨水及时。这样的天气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最后两句写田野里庄稼长得茂盛,稻粱丰满肥厚,预示着收成很好。“又见西郊稻穟”中的“又”字表明作者不止一次见过这样的场景了,说明这种丰收的景象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经常发生,可见其普遍性。“西郊”指的是长安城西面的郊外地区,也就是京城附近的农村地区。“稻梁”泛指稻谷和粗粮,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肥”表示丰盛、丰富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景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农民辛勤劳作、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