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鹧鸪相应鸣,路危笑我不能行。
湖光浅绿山容碧,颇觉心清境亦清。
【注释】
①木末:指树林的尽头。鹧鸪(zhè gū)相应鸣:指鹧鸪鸟随着林声而鸣。鹧鸪,一种鸟类,雄的善鸣,雌的多不鸣。②“笑我”两句:指诗人因路险而感到自己不能前行。笑我,笑我无胆量行山路险;不能,表示否定词。③湖光,指湖水的颜色。碧,绿色。④颇觉:感觉上觉得、似乎。⑤清:清爽、清明。⑥心清境亦清:指心情舒畅。
【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三句,每一句都以景起兴,由物及人,由近及远,层层深入。首句写鹧鸪鸣叫,次句写诗人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行走,第三句写诗人看到湖光山色,感到心境明朗。全诗构思独特,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韵味十足。
首句“木末鹧鸪相应鸣”,从远处传来鹧鸪的叫声,诗人听到后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聆听。这里,“木末”指的是树林的尽头,“鹧鸪相应鸣”是指鹧鸪随着林声而鸣叫。鹧鸪是一种能发出悦耳声音的鸟,常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在这里,鹧鸪的声音被赋予了美好的象征意义。同时,“相应”两字也暗示了这种声音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声音相互呼应的。因此,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鹧鸪的鸣叫之声,更写出了鹧鸪与山林之间的和谐关系。
次句“路危笑我不能行”,则是从诗人的角度来描写自己的感受。诗人在听到鹧鸪的鸣叫后,感到自己无法继续前行。这里的“路危”是指山路崎岖难行,“笑我”则是指诗人自嘲自己没有勇气或能力去面对这样的困难。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不满和自我调侃,又展示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努力。
最后一句“湖光浅绿山容碧”,则是从远处的视角来描绘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色。诗人站在高处,看到湖水呈现出浅绿色,而周围的山色也显得格外碧绿。这里的“湖光”指的是湖水的颜色,而“山容”则是指山的形状和容貌。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山水之间。
本诗以鹧鸪的鸣叫为开端,通过对诗人自身感受的描写以及对周围景色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