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倦捉麈,客去徐挟书。
儿曹厌官冷,数问何时归。
岂知庇风雨,未办蜗牛庐。
老我怀百忧,又自一解颐。
雨流木偶行,久矣无定居。

注释:

  1. 冬日书怀四首,即《冬夜读书示子聿》。
  2. 其三:第三首诗。
  3. 客来倦捉麈:客人来访,我因疲倦而懒得去捉尘拂。
  4. 数问何时归:多次询问什么时候回家。
  5. 岂知庇风雨:哪里知道能躲避风雨。
  6. 未办蜗牛庐:不能像蜗牛一样建造一个简陋的住所。
  7. 老我怀百忧:让我感到忧愁的事很多。
  8. 又自一解颐:也让人感到开怀。
  9. 雨流木偶行:像木偶在雨中行走。
  10. 久矣无定居:很久没有固定的居所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人生、对官场的感慨的诗篇。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客来倦捉麈,客去徐挟书”,描绘了诗人在官场的生活状态。客人来访,他因为疲倦而懒得去捉除尘拂。客人离开后,他会慢慢拿起书籍开始阅读。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知识的追求。
    颔联“儿曹厌官冷,数问何时归”,描述了孩子们对官场生活的感受。他们厌烦官场的冷清,经常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这反映了官场生活的艰辛和孩子的成长环境。
    颈联“岂知庇风雨,未办蜗牛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像蜗牛一样找到一个避难所。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困境的无奈和担忧。
    尾联“老我怀百忧,又自一解颐”,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已经经历了许多忧愁的事情,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的关心,都会让他感到开怀。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子女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官场的生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的关注和对子女的关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