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六六黄山峰,山中瑶草多芳丛。
浮丘笑我无此骨,倏然飞去如孤鸿。
随流逐转水上萍,失地更屈涧底松。
绝怜拄笏频看山,未免举扇一障风。
长沙三岁坐兀兀,洞庭千里来匆匆。
拥衾时作故乡梦,寒鸦无数啼丹枫。
茧丝未办竟何补,强饭空耗桃花红。
巴丘健令工制锦,况有奎壁星罗胸。
明月璀璨堆我前,老眼照开春雾蒙。
西寄华容双鲤鱼,欲挽渊明来社中。
颇闻馀事戏毛颖,亦舞玄蛟蒙碧笼。
心虽入俗不受尘,出岫白云行太空。
蒹葭四泽风露冷,有此美德如芙蓉。
寻幽或访墨山寺,吊古可赋章华宫。
何时再揖两凫仙,共唤曲生行偃虹。
无边湖水似少海,一点君山疑小蓬。
城南老树无恙否,烦渠试为呼回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公元745年写给好友邓宰的一封书信,内容主要是表达对邓宰的感激之情和对他的祝愿。
李白以六十六岁高寿的自己登上了黄山峰,这里的“六六”指的是自己的年龄。他感叹山中生长着许多芳香的瑶草,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他用“浮丘笑我无此骨,倏然飞去如孤鸿”来描绘自己如同飞鸿般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这里,他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身体比作飞鸿,表达了他的超然物外和追求自由的心境。
他描述了自己在水上漂流的情景,被水推得失去立足之地,只能屈身于涧底的松树。这里,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困境和无奈,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挣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被贬到长沙三年之久,生活孤独而艰辛。然而,他还是常常怀念故乡,梦见故乡的山水,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亲切。这里,他通过描绘自己的乡愁和思念,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
他还提到自己曾经担任巴丘太守,并在那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里的“巴丘健令工制锦,况有奎壁星罗胸”表达了他对自己在巴丘时期创作的才华和成就的自豪。
他在信中寄予了对邓宰的厚望和祝福,希望他能继续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希望邓宰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展现了李白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