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黄云涨南亩,修我囷仓筑场圃。
不堪雨脚如悬麻,坐见禾头欲生耳。
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
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
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穫。
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
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
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注释】
秋尽:秋尽时,即农历八月。
黄云:指秋天的云,黄色的云。
囷仓:古时贮存谷物的地方,后指粮仓。
场圃:打谷晒干的场所。
悬麻:雨点像悬挂的麻线。
杲杲:明亮的样子。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这里代指南阳。
受廛:接受官爵或封地。
双凫:成对的鹅。朝日:早晨迎接日出。
【赏析】
《喜晴行呈陈宰》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所作,此诗为诗人在四川成都草堂作。全诗写农事、人情、物景、天象,抒发忧国爱民情怀。首四句写农民盼雨;五至十句写农民盼晴;十一至十二句写农民得丰年之喜;末六句写农事之余的田园生活,以及农家宴饮的情景。
“喜晴行呈陈宰”的意思是说“喜晴”,把这首诗献给陈宰。陈宰:即陈贻古,成都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授蜀郡守丞,因事下狱。天宝元年(742),贬岭南道使节巡官。
【翻译】
秋尽的时候,黄云涨满了田亩,我修建了粮仓和打谷晒干的场所。
可不敢盼望着雨停,就像雨脚挂起麻线似的,看着禾苗长到耳朵那么高了。
令君啊,你的心思与神明相通,炉烟不灭就送来天风吹拂。
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瞬之间,东方日出红似火。
太阳下山鸟鸣也欢快,村北村南都来割稻打谷。
香飘的老瓦盆中,樵夫们慢悠悠地唱着山歌,乌犍角上绑着的斧头也悠闲地敲打着。
有客带着家人来,接受朝廷的分封,今年收成的丰收,真是好极了!
老农扶着拐杖笑着说话,只怕那双鹅飞向了朝阳。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开头两句写农民盼雨,“修我囷仓筑场圃”,说明农民要等一场及时雨,才能完成春耕秋种这一重要的农事活动。第三句“不堪雨脚如悬麻”,则进一步说明农民盼雨的心情。这两句写得很有层次感:先写农民盼雨,再写农民怕雨,最后写出农民的希望,这样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中间六句写农民盼晴,“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表现的是农人的乐观精神。而“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又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结尾两联写农民得了好年景的喜悦心情:“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穫”。“白酒香浮老瓦盆”,农家的欢庆气氛可想而知。“樵歌缓扣乌犍角”,更让人感到一片祥和的气氛。最后两句是尾声,“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他虽已脱离了“左拾遗”的官职,但却仍以“谏议大夫”身份充任司马,且身居严武幕府之下,所以杜甫仍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