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马鬣埋玉树,上有乔木清风寒。
琳琅金薤落四海,万象顿挫随毫端。
追攀前辈岂无意,偶来弛担鸣珂里。
生恨与公相后先,临风三叹不能已。
论诗谁解针膏肓,人间今日无黄香。
经过一酹尊中碧,明月湾头山阒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和何应辰过山谷墓韵时创作的。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 “何年马鬣埋玉树,上有乔木清风寒。”:这两句诗描绘了墓地的景象,以及墓地上树木的风姿。何年是指不知道具体哪一年,马鬣是指马颈上的鬃毛,这里用来比喻墓碑,玉树则指坟墓中葬着的贵重树木。乔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清风寒则形容墓地周围环境的寂静冷清。
- “琳琅金薤落四海,万象顿挫随毫端。”:这两句诗描述了墓地中的宝物琳琅满目,金银、玉石等珍宝散落四方,万物随着笔墨而起伏变化,形象生动。
- “追攀前辈岂无意,偶来弛担鸣珂里。”: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追思先贤前辈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偶尔来到此地的心情。鸣珂里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文化遗址或古墓。
- “生恨与公相后先,临风三叹不能已。”: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怀念之情,觉得自己与他们相比显得有些逊色,因此在风中叹息不已,无法自已。
- “论诗谁解针膏肓,人间今日无黄香。”:这两句诗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当代谁是真正懂得诗歌的人?黄香可能是一个典故,但在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能够真正理解诗歌意境的人。
- “经过一酹尊中碧,明月湾头山阒寂。”: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祭祀时的所见所感。尊中碧可能是指酒的颜色,明月湾头山阒寂则形容了夜晚的宁静和空旷。
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