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客家何在,翠微有仙躅。
谁谓绛阙远,功行要纯熟。
小筑开壶天,燕坐媚幽独。
室中阅丹经,檐外养修竹。
竹清不受尘,人清不受俗。
意甚珍惜之,命名以苍玉。
此玉可种不可餐,檀栾秀色青于蓝。
琅玕碧树未足贵,直节虚心同岁寒。
风前历历戛球磬,雪里珊珊鸣佩环。
他年化作苍龙去,紫霄直上追鸾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与赏析:

第一联:

羽客家何在,翠微有仙躅。

  • 羽客家何在:这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居住在山中的仙人或修炼者,他们的居所通常被想象为隐秘而神秘的地方。”羽客”一词来源于古代神话,意指那些飞升入天或隐居山林的仙人。
  • 翠微有仙躅:翠微,形容山色青葱翠绿,常用于描绘山峰或山林之美。”仙躅”是指仙人行走时留下的痕迹或足迹,常用以象征仙人的存在或踪迹。整句的意思是,在山中寻找仙人的住所,可以看到他们留下的行迹或踪迹。

第二联:

谁谓绛阙远,功行要纯熟。

  • 谁谓绛阙远:绛阙,古代传说中的天宫或仙境,通常与皇帝的宫殿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高贵和权威。在这里用来形容仙人居住之地的高远和神圣。
  • 功行要纯熟:这里的”功行”可以理解为修行或修炼,而”纯熟”则表示熟练和精通。整句表达的是,追求高深的修为和精进,就像仙人那样,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来达到目标。

第三联:

小筑开壶天,燕坐媚幽独。

  • 小筑开壶天:小筑,即简陋的居所,形容居住的地方虽然简朴但别有一番意境。”壶天”则是道教用语,指仙人居住的天界,比喻神仙的世界或境界。整句描述的是在简陋的环境中,依然可以创造出一个如仙境般的地方。
  • 燕坐媚幽独:燕坐,是一种坐姿,类似于现代的沙发椅,坐着的姿势轻松舒适。”媚”在这里有吸引之意,表示这个环境能吸引你沉醉其中,享受那份宁静和孤独。

第四联:

室中阅丹经,檐外养修竹。

  • 室中阅丹经:室内阅读《炼丹经》,炼丹是道教中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法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道家学问的兴趣。
  • 檐外养修竹:室外种植修长的竹子,用来涵养心性和修身养性。”修竹”指的是高大挺拔的竹子,经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性格。

第五联:

竹清不受尘,人清不受俗。

  • 竹清不受尘:竹子因其清雅的气质,常被视为不染世俗尘埃的象征。这句表达了竹子本身的洁净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 人清不受俗:人若保持内心的清洁和高尚,就不受世俗的污染和诱惑。这是对人品和精神修养的一种赞美。

第六联:

意甚珍惜之,命名以苍玉。

  • 意甚珍惜之:诗人对这种纯净无暇的竹子极为珍视,认为它代表了某种美德或精神。
  • 命名以苍玉:因为竹子的质地如同玉石一般温润细腻且富有光泽,所以用“苍玉”来命名,既体现了竹子的美丽,也寄托了对它纯洁品质的赞赏。

第七联:

此玉可种不可餐,檀栾秀色青于蓝。

  • 此玉可种不可餐:这里的“玉”并非指真正的玉石,而是指竹子的质地。虽然可以种下,但不能食用,强调了竹子的自然属性及其珍贵性。
  • 檀栾秀色青于蓝:这里的“檀栾”可能是指竹子的色泽或质感,而“秀色青于蓝”则是用来形容竹子的颜色比蓝色还要鲜艳,更加生动活泼。

第八联:

琅玕碧树未足贵,直节虚心同岁寒。

  • 琅玕碧树:琅玕,古代传说中的仙树,常常出现在神话故事中。用“碧”修饰树木,意味着这种仙树的颜色是碧绿色的,非常美丽。
  • 直节虚心同岁寒:直节,指竹子的杆直而不弯曲,代表正直;虚心,意指谦虚,不炫耀;岁寒,出自《论语·子路》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经历了严寒才能看出松柏的品质。整句赞扬了竹子的品格——即便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自己的本色,不随波逐流。

第九联:

风前历历戛球磬,雪里珊珊鸣佩环。

  • 风前历历戛球磬:风声中,清脆的磬声响过,仿佛能看到磬石上刻有的文字,清晰可见。这两句诗描绘了风过竹林时的美妙景象,磬声清晰可闻。
  • 雪里珊珊鸣佩环:在冰雪覆盖的地面上,佩环的声音轻轻响起,宛如在寂静的雪地中演奏出的乐章。这两句诗展现了冬日雪景中的宁静美,以及声音的悦耳动听。

第十联:

他年化作苍龙去,紫霄直上追鸾骖。

  • 他年化作苍龙去:预示着未来某一天,竹子将成为一条苍龙,展翅飞翔到更高更远的地方。这里的“龙”象征着强大和自由。
  • 紫霄直上追鸾骖:在天空中直上云霄,追逐着鸾凤的身影。鸾凤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和尊贵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崇高的地位。整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未来辉煌成就的美好期待和祝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羽客居处的描写、对修炼过程的赞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竹子特性的歌颂,展现了诗人对道家修炼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