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相尝惭呼画师,技痒仍复拈毛锥。
逼真谁作此赝本,亦有妙意生妍姿。
中庭燕坐必主妇,绿云高髻香罗衣。
嫣然嫔妾左右侍,前浴能言丹凤雏。
娉婷及笄女公子,素腕拥项相携扶。
两两为朋四髫龀,乳卢随逐相谐嬉。
掌中看珠二少艾,捧腮却立鸦鬟奴。
屏间拥膝袖玉笋,疑是梦阑颦翠眉。
侧身背面按筝者,冰肌绰约不自持。
床前跪起各姝丽,为儿理发抆涕洟。
有犬斓斑受摩抚,与人习熟无猜疑。
梳妆淡薄服制古,如见永徽贞观时。
若非侯家及主第,人物无此美且都。
荆钗布襦小家妇,生子不如山下麑。

这首诗是徐渭的《题徐参议所藏唐人浴儿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右相尝惭呼画师,技痒仍复拈毛锥。
右相(唐代名臣张九龄)曾经因为自己不会绘画而自嘲,现在又拿起了笔杆子(毛锥,即笔)。这里的“技痒”指的是他再次动手画画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逼真谁作此赝本,亦有妙意生妍姿。
逼真的画作让人怀疑是真品(赝本),但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描绘,使得画面显得生动美丽。

中庭燕坐必主妇,绿云高髻香罗衣。
在庭院中间静坐的一定是家中的主妇,她头上戴着绿色的发髻,身上穿着香气袭人的罗衣。这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妇温柔贤淑的形象。

嫣然嫔妾左右侍,前浴能言丹凤雏。
面带微笑的嫔妾左右侍候,她前边洗澡时能言善辩的就像小凤凰一样。这里的“能言”指的是她口齿伶俐,善于言辞。

娉婷及笄女公子,素腕拥项相携扶。
亭亭玉立的少女(女公子),手挽手腕,相互扶持着。这里的“及笄”指的是到了成年的年纪,象征着年轻貌美。

两两为朋四髫龀,乳卢随逐相谐嬉。
她们两个一对,四个一起玩耍,像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小孩,在嬉戏玩耍。这里的“髫龀”指的是小孩子的发式,乳卢则是指婴儿。

掌中看珠二少艾,捧腮却立鸦鬟奴。
在手中玩着珍珠的两位年轻的女子,一个捧着脸庞却站立着,就像是丫鬟般可爱。这里的“却立”指的是站立的姿态,而“鸦鬟”则是指黑色的发髻,形容女子的发式。

屏间拥膝袖玉笋,疑是梦阑颦翠眉。
屏风之间,有女子依偎着膝盖坐着,她的袖口如同玉笋一般修长,眼神中带着疑惑的神情,仿佛是在梦中才出现的女子。这里的“屏间”指的是屏风之间,形容女子端庄优雅的坐姿。

侧身背面按筝者,冰肌绰约不自持。
有一位女子侧身而坐,背对着观众弹奏古筝,她的肌肤像冰一样透明,举止从容不迫。这里的“冰肌”形容女子皮肤白皙,晶莹剔透。

床前跪起各姝丽,为儿理发抆涕洟。
在床前跪起的侍女们个个都是美丽的,她们给小儿理发时还流下了泪水。这里的“为儿理发”指的是给小儿剪头发,而“抆涕洟”则是擦拭眼泪鼻涕的动作。

有犬斓斑受摩抚,与人习熟无猜疑。
有一只小狗在院子里受到大家的抚摸和爱护,它已经和人混熟了,没有猜忌之心。这里的“犬斓斑”指的是小狗身上的花纹斑斓多彩。

梳妆淡薄服制古,如见永徽贞观时。
她们的打扮虽然简单朴素,但是服饰古雅,仿佛看到了唐朝贞观时期的风貌。这里通过对服饰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格特点。

若非侯家及主第,人物无此美且都。
如果不是侯门贵族或者主人家的小姐们,这样的美貌是不可能出现的。这里的“侯家”和“主第”指的是高贵的人家或宅院,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身份无关。

荆钗布襦小家妇,生子不如山下麑。
这位小户人家的妻子虽然身着简朴的荆钗和布衣,但是她生的子女却比不上山下的小鹿那样温顺。这里的“荆钗”指的是用荆条编织而成的簪子,而“布襦”则是指粗布制成的短上衣。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唐代家庭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古代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和她们的美丽动人。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突显出女子的美丽并非取决于她们的身份地位,而是与她们的内心修养、才华气质有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