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信美如玉,不愿游人见知。
唤取曲生同载,为春物色南枝。
【注释】
幽居:隐居。陈推官:即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太学正、秘书省正待郎兼国史院编修等职。曾出知湖州、湖南提刑等职。大定四年卒,年六十四。有《简斋集》。幽居十咏,是一组写景抒怀之作。其中第九首题为《载酒寻梅》,写的是作者在春天到野外寻找梅花的情景。“载酒寻梅”出自《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幽花”,指梅花;“玉”,形容梅花的颜色白如玉。“不愿游人见知”句,化用李白《清平调词》“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中的“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等意象,暗喻梅花虽美却不肯让人欣赏。“曲生”:指友人。“为春物色南枝”一句,意为:让友人一起同车出游,观赏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南枝”,南方枝条上开放的梅花,这里指梅花开得旺盛的样子。
【赏析】
此诗写于陈与义隐居之时,表现了他闲适自在、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态。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清幽高远。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寻梅。“幽居”二字,交代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同时也表明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幽花信美如玉”,诗人以“幽花”自喻,赞美自己的品质高洁。“不愿游人见知”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化用李白《清平调词》中“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等意象,暗喻梅花虽美却不肯让人欣赏,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态度。“唤取曲生同载”一句,诗人邀友同行,一同赏梅,体现了他乐于交友、热爱生活的情怀。
中间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赏梅的场景。“为春物色南枝”一句,诗人将赏梅与观花联系在一起,既表现了梅花傲然挺立的姿态,也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
诗人回到开头的“寻梅”主题上来,总结了整首诗的内容。诗人通过寻梅这一过程,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幽高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