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旗千干,霜明甲万联。
愁边悲有泪,幽燧冷无烟。
杀气藏金钺,台光照玉船。
元丰韩相国,故事讲军前。
【注释】次虞枢密:指宋神宗时名臣王安石,曾任参知政事。九日:古代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风俗。此诗是王安石在任枢密副使时所写。
【赏析】首联“风动旌旗千干,霜明甲胄万联”,写秋天的景色和气氛。风吹动的旌旗,像千干旗帜在飘荡;寒霜下的铠甲,就像万匹战马披挂整齐。这两句用对偶手法写景,形象地描绘出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大雁南迁、百草凋谢的景象。
颔联“愁边悲有泪,幽燧冷无烟”。诗人由眼前的景象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感慨万千,不禁悲从中来,热泪盈眶,但无人可与倾诉。他仰望星空,只见远处的烽火台上,火光闪烁,寒光四射,犹如无数支箭直刺青天。诗人又联想到自己当年也曾率军抗金、收复失地,现在却已年老体衰,只能空发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颈联“杀气藏金钺,台光照玉船”。“金钺”是指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如斧头,上面镶嵌着黄金。这里借指战争。诗人看到烽火台上的灯光闪烁,似乎可以感受到战场上的紧张气氛。而那明亮的月光下,仿佛可以看到一艘艘战船在海面上疾驰。这两句诗通过联想,将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担忧,也展现了他的英勇豪迈气概。
尾联“元丰韩相国,故事讲军前”。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元丰年间担任宰相时的往事,那时国家正面临着外患和内忧的双重压力。他曾奉命出征,带领军队保卫祖国的疆土。如今回想起那段历史,诗人不禁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同时他也意识到,虽然自己曾经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但现在却不能为国效力,内心感到十分愧疚。这两句诗既是对自己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