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禅河早预流,老寻支许剡中游。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眼看珠沈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峰头。
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
早秋寄昔慧老且吊慈受老师之亡
昔日禅河早预流,老寻支许剡中游。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眼看珠沈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峰头。
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逝去的恩师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老师的怀念之情。
注释:
- 禅河早预流:禅河,指禅宗的河流,预流,预示未来。这句话意味着老师生前就已经预见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同禅宗的河流一般。
- 老寻支许剡中游:支许,指支遁和许询,两人都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剡中,指的是剡溪,位于今天浙江省上虞市境内。这句诗表示老师晚年仍然追求学问,如同支遁和许询一样。
- 一枝数粒同过夏:形容老师的教诲如同春天的枝头,夏天的果实一样丰富,同时寓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深厚。
- 万壑千岩相映秋:形容秋天的风景如同万壑千岩一样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重要地位。
- 眼看珠沈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峰头:珠沉海底,比喻老师的离去让人心痛;塔建于乱峰之上,比喻老师的学问高深莫测。
- 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意思是老师的精神已经超越了生死,如同月亮落下时不再哭泣,白云永远飘荡在天空中不会消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老师的怀念之情。首句“禅河早预流”象征着老师的先知先觉,而“老寻支许剡中游”则表达了老师晚年依旧追求学问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对其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则是诗人对老师离世后的感慨,表达了老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向前发展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老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