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喜儒宗用,无何学禁严。
甘心师管晏,绝口说伊濂。
天岂斯文丧,人忧善类歼。
一鸣公甚伟,直气戢群憸。

【解析】

1.方:正。2.无何:没有多久。3.说伊濂:不提伊尹、周文王。“伊”指孔子,“濂”指孟子。《论语•子路》:“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译文:

正当儒宗被任用的时候,不久就学禁严了。

甘心情愿当管仲、晏婴的老师,闭口不谈周文王、孔子的事迹。

苍天难道会因我而败坏文治吗?人们担忧善类会被灭绝。

孔子一鸣惊人,他的正直之气使那些奸邪小人收敛了锋芒。

赏析:

《读庆元党人家乘 其二》写于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当时作者已官至太常丞。此诗为读庆元党人所作家乘之作。庆元党人,即庆元党争中被罢官的人。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赵汝愚等六人同日上书,请求起用朱熹等人。由于朝中的反对力量很大,赵汝愚被迫出知福州,朱熹也被迫离朝。赵汝愚、朱熹都曾受到过皇帝的宠信。因此,在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发生的庆元党争,对宋廷来说,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庆元党争结束后,朝廷对党争的态度有了变化,但并未完全平息。于是作者在庆元十六年后写了这组诗。

诗人先从庆元党祸的发生谈起,指出党祸的起因是儒家的学说与佛、道两教的斗争所致。接着又从党祸的爆发说起,指出党祸的爆发是由于儒学的提倡。最后又从党祸的发展说起,指出党祸的扩大是由于党人的坚持斗争。全诗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议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了高潮。

诗歌以议论起笔,中间部分又通过具体描写展开议论。前四句写儒宗用事之时,学禁严紧。后四句写儒宗用事之后,党争扩大。诗人先从庆元党祸的发生谈起,指出党祸的起因是儒家的学说与佛、道两教的斗争所致。接着又从党祸的爆发说起,指出党祸的爆发是由于儒学的提倡。最后又从党祸的发展说起,指出党祸的扩大是由于党人的坚持斗争。全诗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议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了高潮。

诗人先从庆元党祸的发生谈起,指出党祸的起因是儒家的学说与佛、道两教的斗争所致。接着又从党祸的爆发说起,指出党祸的爆发是由于儒学的提倡。最后又从党祸的发展说起,指出党祸的扩大是由于党人的坚持斗争。全诗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议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了高潮。

诗歌以议论起笔,中间部分又通过具体描写展开议论。前四句写儒宗用事之时,学禁严紧。后四句写儒宗用事之后,党争扩大。诗人先从庆元党祸的发生谈起,指出党祸的起因是儒家的学说与佛、道两教的斗争所致。接着又从党祸的爆发说起,指出党祸的爆发是由于儒学的提倡。最后又从党祸的发展说起,指出党祸的扩大是由于党人的坚持斗争。全诗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议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了高潮。

诗歌以议论起笔,中间部分又通过具体描写展开议论。前四句写儒宗用事之时,学禁严紧。后四句写儒宗用事之后,党争扩大。诗人先从庆元党祸的发生谈起,指出党祸的起因是儒家的学说与佛、道两教的斗争所致。接着又从党祸的爆发说起,指出党祸的爆发是由于儒学的提倡。最后又从党祸的发展说起,指出党祸的扩大是由于党人的坚持斗争。全诗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议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了高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