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
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
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
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端午节

在战乱的年代逢上端午节,

我不禁想起古往今来的许多事。

只有蒲类植物长得茂盛,

可那黍稷却包着金黄的粽子。

蛇山壑壑横亘人骨,

鳌江水声断绝了古老的歌谣。

追忆往日的岁月,

愁绪比海波还要深。

注释:

  1. 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2. 世乱逢端午:意思是在战乱的年代里,恰逢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让人感慨万千。
  3. 凄凉吊古心:指的是人们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常常会感到一种凄凉和失落的情绪,仿佛在怀念过去的历史和人物。
  4. 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蒲类植物在端午节时节长得非常茂盛,而黍稷(黍子)则被包成粽子煮熟食用。然而,在战争的混乱中,这些美好的事物都难以保存下来,让人感到惋惜。
  5. 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这句话用来形容战乱时期的场景,形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蛇壑”比喻战火连天,”人骨”象征无辜的生命被毁。”鳌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河流或水域,”绝古音”意味着失去了原有的歌声和音乐。
  6. 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这里的”前日事”可能是指过去的一些美好时光或回忆,但因为战乱而无法实现或重现。”愁比海波深”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悲伤之情,如同海水一样深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以及战乱时期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蒲类植物的茂盛、黍稷粽子的珍贵以及战争破坏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自己的忧愁和悲伤,传达了对战乱时代的痛苦感受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情感色彩,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世界与思考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