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杀群卉,麋鹿觉悽怆。
野菊亦憔悴,萧条不堪赏。
主人庵中梅,的皪为谁放。
当兹肃霜月,数枝春盎盎。
真如得道人,形槁神独王。

注释:

西风杀群卉,麋鹿觉悽怆。野菊亦憔悴,萧条不堪赏。

主人庵中梅,的皪为谁放。当兹肃霜月,数枝春盎盎。

真如得道人,形槁神独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自比,通过描绘梅花在寒风中傲然绽放的景象来表达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

首两句“西风杀群卉,麋鹿觉悽怆。野菊亦憔悴,萧条不堪赏。”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西风吹过,草木凋零,连麋鹿也感到凄凉而悲伤。此时,野菊花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显得凋敝而无法欣赏。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第三句“主人庵中梅,的皪为谁放。”则转向了主体。在主人的庵中,梅花依然傲然绽放,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其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又寄托了他对自己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

最后两句“当兹肃霜月,数枝春盎盎。”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在这肃霜的秋月下,梅花依然傲然挺立,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仍然保持生机勃勃的状态,而且暗示了诗人自己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即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