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盎天地春,万物日和煦。
云胡生五谷,不若草木数。
天地一小变,六龙不行雨。
东皇讵忍归,田间已焦土。
□□□□人,书生空自愁。
饥死者不恨,特为苍生忧。
我愿呼东皇,为我呼屏翳。
沛为三日霖,枯苗有生意。
皇天青荡荡,无繇诉衷情。
空怜汝布谷,辛苦催人耕。

译文

三月三十日
春光明媚,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
云何生出五谷,不如草木众多。
天地变化微小,六龙却不再降雨。
东皇为何忍心离去,田间已焦土如山。
百姓饥寒交迫,书生空自愁苦。
死而不恨,特为苍生忧虑。
我愿呼东皇,为我呼屏翳。
三天内降下霖雨,枯萎的禾苗重新生机勃勃。
皇天广阔浩荡,无法诉说衷情。
空怜汝布谷鸟,辛苦催人耕种。

注释

  1. “三月三十日”:指的是农历三月三十日,这是诗人所提到的具体日期。
  2. “盎盎天地春”: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大地充满了生机。
  3. “万物日和煦”:指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春天这个季节里变得温暖和煦。
  4. “云胡生五谷”:疑问句式,表示对于为何没有五谷生长的疑惑。
  5. “不若草木数”:比喻与草木相比,农作物的数量较少。
  6. “天地一小变,六龙不行雨”:形容天地的变化虽然微小,但连掌管雨水的六龙也无法降雨。
  7. “东皇讵忍归”:对东皇神祇(可能是指春天的神)不忍离去表示惋惜之情。
  8. “田间已焦土”:描述田地因为干旱而变得焦黑一片,象征着严重的旱情。
  9. “□□□□人,书生空自愁”:这里可能是一个错别字或是诗句不完整,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意。
  10. “饥死者不恨,特为苍生忧”:即使有饿死的人也无恨意,只是为百姓担忧。
  11. “我愿呼东皇,为我呼屏翳”:表达希望祈求东皇神祇降临,为其带来雨露。
  12. “沛为三日霖”:形容期望能连续降下三天的大雨。
  13. “枯苗有生意”:意味着虽然之前枯萎的禾苗现在又恢复了生机。
  14. “皇天青荡荡”:形容天空清澈明亮,象征正义或公平。
  15. “无繇诉衷情”:没有办法诉说内心的情感或愿望。
  16. “空怜汝布谷”:同情并怜爱布谷鸟,因为它辛苦地叫着催促人们耕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面临旱灾困境的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心。同时,诗中的祈愿和无奈,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规律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反映人民疾苦和期待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