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家学有传衣,事业如何只漫违。
九万鹏程终莫上,一双凫舄叹频飞。
空传是处棠阴布,倏作朝来薤露稀。
楚些莫愁招不得,山头骑鹤看来归。
《挽邑令王公》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县令王公的生平,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成就的赞美。全诗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公的不同侧面,展现了其一生的辉煌与遗憾。
第一部分:事业与理想
“君家家学有传衣,事业如何只漫违。”
- 家学传承:这里提到的“家学”是指王公家族世代相传的知识与智慧,而“传衣”则暗示着他将这些知识传递给了下一代或同僚,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传承不仅局限于学术,还可能包括政治、管理等领域。
- 事业无成:诗人用“如何”二字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惋惜之情。这里的“漫违”意味着王公的事业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种遗憾反映了古代官场的一种普遍现象,即许多官员虽才华横溢,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抱负。
第二部分:人生感悟
“九万鹏程终莫上,一双凫舄叹频飞。”
- 鹏程万里:此处“鹏程”象征着高远的志向或目标,而王公未能实现这一目标,如同大鹏未能高飞,令人扼腕。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王公未能实现梦想的同情,也反映出官场中许多官员虽有远大志向,但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的现实。
- 凫舄之悲:凫舄是一种水鸟,传说中能预知吉凶。这里的“双凫舄”指的是两位水鸟的足迹,象征着王公的不幸与悲哀。他的命运如同这些水鸟一般,虽然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但最终却频繁地跌落,无法高飞,反映出他一生的坎坷与无奈。
第三部分:世事变迁
“空传是处棠阴布,倏作朝来薤露稀。”
- 棠阴布世:棠阴指庇荫之意,这里指王公生前为官时,为百姓带来庇护与恩惠。然而,“倏作朝来薤露稀”则表达了一种无常感,暗示着尽管他生前为官正直,但终究难逃人走茶凉的命运,他的功绩被后人遗忘,甚至变得微乎其微。
- 世事沧桑:这句诗通过对“朝来薤露”(古语中指清晨的露水)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世事的无常与变迁。王公的生命如同露水般短暂,他的事迹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去,使得后世对他的评价也逐渐淡化。
第四部分:人生归途
“楚些莫愁招不得,山头骑鹤看来归。”
- 楚些莫愁:楚些指的是楚歌,而莫愁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女子名。这句诗可能是借用古代典故,表达诗人对王公未能得到解脱或归宿的深深忧虑。他如同那楚歌声中的女子莫愁,尽管歌声哀婉动听,却难以真正找到心灵的安宁。
- 山头骑鹤归:最后两句诗中的“山头骑鹤看归”寓意着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王公人生归宿的期待,希望他能在精神层面找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方式,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结论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县令王公一生的回顾,更是对那个时代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领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