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公一丘壑,何似东山起。
可怜丹青手,置之岩石里。

注释:

山斋:在山中建造的小房子。

东山:东晋谢安退隐后所居之处。

起:兴起,崛起。

可怜:可爱,可惜。

置之岩石里:比喻把美好的事物弃置不用。岩石:指山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山斋”这一载体,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隐居与出仕两种生活状态的差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祷公一丘壑”,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祷公”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神明保佑一方平安。而“一丘壑”则是指隐居之地,意指隐居生活可以远离尘世纷扰,享受宁静的自然之美。

第二句“何似东山起”,则是将诗人的隐居生活与东晋名士谢安相比。谢安在东晋时期曾隐居于山中,其居住地被称为东山,因此此处用“东山”代指隐居之地。诗人以“起”字来形容隐居生活的美好,暗示隐居生活如同东山一样令人向往。

第三句“可怜丹青手”,则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评价隐居生活。这里的“丹青手”指的是绘画高手或艺术家,他们擅长以丹青(即画笔和颜料)表达情感和审美。诗人认为,如果那些丹青高手能够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并将其放置于隐居之地,那将是多么值得珍惜和欣赏的事情啊。

尾句“置之岩石里”,则是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进一步赞美。他将美好的事物比喻成岩石,认为它们应该被放置在隐居之地,以彰显其价值和意义。这里的“岩石”不仅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隐居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与出仕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引用古人名士谢安的例子,以及运用丹青手的艺术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种优美、高远的意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