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藤乘兴入春郊,梅压疏篱亚竹梢。
剩喜此行诗有料,吟来浑不费推敲。

【注释】

次出郊韵:诗题一作《春游》。次,指次序。郊,郊外。次出郊韵,指在春天出游时吟咏的诗句。

支藤乘兴入春郊,梅压疏篱亚竹梢。

用藤蔓枝条攀缘上树,兴致勃勃地进入春天的郊外,梅花压住稀疏的篱笆,斜倚着竹子的枝梢。支藤乘兴,形容兴致勃勃。乘兴,即“乘兴而来”,意思是说,自己高兴就出来游玩。次句中的“次”字,是表示顺序的词语。次出郊韵,就是春天出游时吟咏的诗句。次句中“次”字,也是表示时间或次序的词语。次,即次序的意思,在这里表示时间的顺序。次出郊韵,即在春天出游时吟咏的诗句,也可以称之为“春游诗”。支藤乘兴,意思是说,兴致勃勃地进入春天郊外。支藤,即用藤蔓枝条攀援上树。乘兴,即以兴致为动力。

剩喜此行诗有料,吟来浑不费推敲。

非常高兴这次旅行中会吟咏出好的诗句,吟咏的时候,完全用不着去斟酌推敲。剩喜,是喜悦、高兴的意思。此句中的“剩喜”二字,强调了高兴的心情和对诗歌创作的信心。此行,指的是这次旅行。剩喜此行,意思是说,非常高兴这次旅行中能吟出好的诗句。

吟来浑不费推敲:吟咏起来,根本不需要去斟酌推敲。浑,通“浑”,全、都的意思。这里指不需要。浑不费推敲,意思是说,吟咏起来,完全不去斟酌推敲。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抒情诗,写诗人春日出游的所见所感。首二句写出游时兴致勃勃;三、四两句写吟咏时的自信与豪情;末两句写吟咏的畅快。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性格。

开头两句:“支藤乘兴入春郊,梅压疏篱亚竹梢。”起笔点明出游的兴致盎然。“支藤”是攀缘而上的意思。“乘兴”,即以兴致为动力。“次出郊韵”就是春天出游中吟咏出的诗句。“支藤”“乘兴”,表明了作者出游时的欣喜之情和欢快之意。

第二句:“剩喜此行诗有料。”表达了作者对于吟咏的自信和期待。“剩喜”,即非常高兴。“此行”,指的是此次的出行之旅。“诗有料”,意味着吟咏的内容将会丰富多彩,富有诗意。“支藤”“乘兴”,表明了作者出游时的欣喜之情和欢快之意。

第三、四两句:“吟来浑不费推敲。”展现了吟咏的畅快淋漓之感。“吟来”,意为吟咏时毫不费力。“浑不费推敲”,表明吟咏的过程轻松自如,无需过分雕琢。“吟来浑不费推敲”,意在强调吟咏的流畅与自由。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