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今居笔架山,苍烟冥蒙常风寒。
西壁千岩青未了,万顷岚光薄清晓。
晓来轩窗敞且明,风棂月牖一壶冰。
鸡声未断钟声起,起饮沆瀣朝紫清。
人间红尘刺人眼,世上蜗蝇徒尔乱。
岂复知此爽气佳,已被高人俱占断。
【注释】挹:吸取。爽:清爽、清高。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笔架山中隐居时,晨起的观景和感怀。首二句写山居环境;三、四句写早晨景色;五、六句写晨兴后的观感;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感慨。全诗写得清新俊丽,意境优美。
第一句“高人今居笔架山”,是说现在自己住在笔架山中,过着隐逸的生活,用“今”字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第二句“苍烟冥蒙常风寒”,是说苍烟茫茫笼罩着笔架山,常常刮着刺骨的寒风,这是实写笔架山的环境,也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第三句“西壁千岩青未了”是说笔架山西面的千座山峰上,青翠的树木还没有完全长成,这既表现了笔架山的秀美,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第四句“万顷岚光薄清晓”,是说清晨,万顷的山峦上,被薄薄的岚气笼罩着,显得朦胧而美丽,这里既描绘了笔架山的早晨美景,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五、六句“晓来轩窗敞且明,风棂月牖一壶冰”,是说早晨起来,轩窗敞开,阳光明亮地洒在室内,风穿过竹篱笆,月光从窗户射进屋里,室内一片清凉。这里不仅描写了笔架山居中的清幽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第七句“鸡声未断钟声起,起饮沆瀣朝紫清”,是说鸡还未叫完,钟声就响起来了,于是起身喝那清甜的沆瀣(一种饮料)去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这里表现了诗人早起的习惯和他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人间红尘刺人眼,世上蜗蝇徒尔乱”,是说世间的红尘纷扰让人眼花缭乱,那些世俗之人像蜗牛苍蝇一样忙忙碌碌地乱撞。最后一句“岂复知此爽气佳,已被高人俱占断”是说哪里还有人能懂得这种清新的空气是多么美好,那些隐居的人已经把它全都占据了。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热爱。
整首诗写得清新俊丽,意境优美,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