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
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
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
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
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
注释:
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
我的身体像浮云一样,没有归宿地飘荡。
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
又像一只孤雁,不停在低垂的蓼花上停留。
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
路边的青草很多,却默默看着岁月的变迁。
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
田野里的兰花也有,它们将香气留在泥土中。
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
难道是造物者有意要使它们孤独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独处时所作。他以浮云、孤雁、青草和兰花为喻,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首联“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身像浮云一样没有归宿。这里的“浮云”既指诗人自身的飘渺不定,也隐喻人生世事的变幻莫测。
颔联“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则进一步比喻自己如同一只独自飞行的雁,不愿停留在低垂的蓼花上。这里的“孤飞雁”象征着诗人独立、自主、自由的精神风貌。而“不鸣跧蓼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
颈联“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描写了诗人独自行走在路边,看着青草默默生长,感叹岁月的流逝。这里的“路傍多青草”象征着生命的平凡与坚韧,而“无语阅岁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则转向了自然的美景。诗中的“兰”象征了高洁的品质,而“抱香委泥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珍爱。
整首诗通过诗人自己的形象和动作,展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人以浮云、孤雁、青草和兰花为喻,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这种表达方式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得整首诗成为了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