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水寒欲冰,烛蜡凝成泪。
月夜天飞霜,琐窗人不寐。
万竹舞风青,孤松溘露翠。
楼前呼黄鹤,凄然发清唳。
夜坐
砚水寒欲冰,烛蜡凝成泪。
月夜天飞霜,琐窗人不寐。
万竹舞风青,孤松溘露翠。
楼前呼黄鹤,凄然发清唳。
译文注释词句赏析
诗句解析:
- 砚水寒欲冰: 砚台的水因寒冷而结冰,象征着环境的寒冷或心情的凄凉。
- 烛蜡凝成泪: 蜡烛融化后留下的蜡块如同泪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或孤独感。
- 月夜天飞霜: 在月光下看到天上飘着像霜一样的云彩,增加了夜晚的寒冷和神秘气氛。
- 琐窗人不寐: 由于外面的严寒,屋内的人无法入睡,反映了环境的恶劣和诗人的不适。
- 万竹舞风青: 万株竹子在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 孤松溘露翠: 一棵孤独的松树在露水中显得翠绿,强调了松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楼前呼黄鹤: 楼上有人呼唤黄鹤,可能是诗人的一种幻想或愿望,但也可能是现实与想象交织的场景。
- 凄然发清唳: 这种声音听起来让人感到凄凉,可能是因为黄鹤并不出现或者因为其他原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诗中的“砚水寒欲冰”和“烛蜡凝成泪”等意象,都传达了深深的凄凉与孤独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万竹舞风、孤松露翠)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如楼上呼黄鹤),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