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
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
回天拓地立教门,斩新气概鼎乾坤。
倪王人指碧溪水,尽是渠侬无尽恩。
谁乎,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
《郭信叔喜神赞》是一首充满豪情的宋代诗歌。诗人以壮阔的场景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郭信叔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以及其令人瞩目的军事才能。
诗中通过“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等句子,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悬崖峭壁之上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喻了郭信叔在军事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这种修辞方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豪迈气概。
白玉蟾,南宋道教南宗的实际创立者,他的诗歌充满了宗教色彩和个人情感。此诗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面对险峻的自然环境,他毫不畏惧,勇敢地站立在高崖之上,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含义丰富而深刻。例如,“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象征着郭信叔在军事上的非凡才能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整首诗充满了对郭信叔英雄形象的赞扬和敬仰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英雄形象。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个人经历或时代背景有关。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道士,他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赏析:
白玉蟾作为南宋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流露。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不仅有着深邃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郭信叔喜神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白玉蟾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从而更好地把握宋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注释:
- 万丈崖头:形容山峰极高。
- 崖头:山崖的边缘。
- 立一梯:指站在崖边如同攀援于高山之梯。
- 百丈竿头:比喻达到很高的境界或高度。
-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动物,常用以代表吉祥。
- 郭信叔:白玉蟾的字。
- 葛长庚:白玉蟾的本名。
- 琼管:即海南岛,今属广东省。
- 南宗:道教南宗,为金丹派五祖之一。
- 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都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 豪情:这里指诗人的壮志豪情。
- 万丈崖头、百丈竿头:均形容极高的山峰。
- 内丹理论家:白玉蟾是宋代道教内丹派的奠基人。
- 麒麟海里:指神话中的大海,用以比喻广阔的天地间。
- 绵团裹铁:形容坚硬之物包裹在柔软之物中。
- 翻筋斗:原指猴子跳跃翻滚腾挪的动作,后泛指灵活多变。
- 时代背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动荡历史环境影响了白玉蟾的思想和创作。
诗句译文:
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
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
回天拓地立教门,斩新气概鼎乾坤。
倪王人指碧溪水,尽是渠侬无尽恩。
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