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芜远更绿,斜日寒无辉。
注释如下:
平芜:指原野、草地。
远更绿:远远地更显得绿色。
斜日寒无辉:夕阳斜照时没有光辉,形容天色阴沉。
赏析: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自然景色画卷。首句“平芜远更绿”以平实的描写开篇,勾勒出一片辽阔的原野,随着视线的延伸,那原本就翠绿欲滴的草丛,在远处愈发显得生机勃勃。这种由近及远的视觉扩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又为后文的意境营造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斜日寒无辉”,则是通过光影的变化来渲染一种凄清的氛围。斜阳西下,虽然带来了温暖,但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它的光线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温暖,变得黯然失色,无法驱散周围的寒意。这里的“寒无辉”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孤寂与落寞。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深秋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观及其带来的情感体验。诗人以平芜和斜日为画面,以寒无辉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视觉与心理感受,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景物的描述,又有内在心境的抒发,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