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魏信名地,曹刘遗英躅。
李唐三百年,怅为干戈蹴。
建安风不还,南皮草空绿。
寥寥千馀祀,风流今始续。
李杜二贤公,清猷镇雅俗。
诗名占唐代,二公本名族。
圣时还并生,声烈相薰馥。
朝廷倚金汤,天子恃心腹。
盛德系物怀,威望憬夷服。
千里无惊烽,三军安食粟。
休然德化厚,苍生坐蒙福。
先生服仁义,怀道轻爵禄。
非其人不取,一箪亦自足。
陈蕃知人明,文侯好士笃。
解榻延徐孺,过门轼干木。
今留二公馆,德脩令问淑。
熙道富天爵,孝悌闻乡曲。
孔孟信可蹈,圣贤良自勖。
汉庭新射策,骤升校书局。
魏县方百里,君命往养育。
二公佐世杰,二贤不碌碌。
相与施礼让,物归不待宿。
相与讲道义,教行如流速。
贤人时遘会,间不容薄縠。
五百年一贤,今乃同时生。
千里犹比肩,四贤今连甍。
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
【注释】: 1. 密直:指杜牧(字牧之),官位很高,但很谨慎,不轻易与人交往。 2. 天章:指李德裕(字文饶)。 3. 李唐三百年:唐玄宗在位期间有开元、天宝两个时期,共约二百多年。 4. 怅为干戈蹴:感叹国家战乱频仍(干戈,兵器;蹴,践踏)。 5. 建安风不还:建安时期,曹操(字孟德)以仁爱著称,他的诗歌风格也与这个时期相似。 6. 南皮草空绿:南皮是唐朝的地方,这里指代李德裕的家乡。 7. 风流今始续:指唐代的文化繁荣开始恢复。 8. 李杜二贤公: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的诗人,二人都曾做过官,并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歌作品。 9. 清猷镇雅俗:指两位诗人都能用诗歌表达高尚的道德情操。 10. 圣时还并生:指两位诗人都在唐朝的盛世时期出生或成长。 11. 声烈相薰馥:指两人的诗歌风格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12. 朝廷倚金汤:朝廷对军队非常依赖。 13. 天子恃心腹:皇帝把这两位诗人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依靠。 14. 盛德系物怀:指两位诗人的道德品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15. 威望憬夷服:指他们的威望足以震慑敌人,让敌人感到敬畏。 16. 千里无惊烽:意思是说在他们的治理下,边境地区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 17. 三军安食粟:指军队得到妥善照顾,士兵们可以安心地吃粮食。 18. 休然德化厚:意思是他们的政治措施使得国家的治理更加完善。 19. 苍生坐蒙福:老百姓因此得到了好处。 20. 先生服仁义:李德裕主张实行仁义政策。 21. 怀道轻爵禄:他重视道德修养,不追求功名利禄。 22. 非其人不取:他认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担任重要职务。 23. 一箪亦自足:即使是简单的饭盒也可以满足他的生活需求。 24. 陈蕃知人明:比喻李德裕善于识别人才。 25. 文侯好士笃:比喻李德裕对贤才非常尊重和信任。 26. 解榻延徐孺:指李德裕曾邀请徐稚到他家做客。 27. 过门轼干木:意思是说李德裕曾经拜访孔子,并向孔子行拜礼。 28. 今留二公馆:现在他仍然住在两位诗人的府邸中。 29. 德脩令问淑:意思是他的德行修养非常好,为人处世也很得体。 30. 熙道富天爵:指他在政治和道德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31. 孝悌闻乡曲:指他的品行在乡里很有名。 32. 孔孟信可蹈:意思是孔子、孟子的思想可以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来遵循。 33. 圣贤良自勖:指两位诗人都是圣人,应该向他们学习。 34. 汉庭新射策:意思是说汉朝时代有新的科举考试方法。 35. 骤升校书局:意思是他很快被提升为校书官。 36. 魏县方百里:指的是当时李德裕所在的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是一个方圆百里的大州。 37. 君命往养育:意思是朝廷命令他去担任地方官职,进行治理。 38. 二公佐世杰:指李德裕和杜牧两位诗人辅佐当时的君主,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9. 二贤不碌碌:意思是这两位诗人并不平庸,而是非常有才华。 40. 相与讲道义:指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儒家的教义和道德规范。 41. 教行如流速:意思是他们的言行举止都非常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 42. 贤人时遘会:意思是贤人在适当的时机能够遇到合适的机会。 43. 间不容薄縠:意思是时间非常紧迫,不能有任何疏忽。 44. 五百年一贤:意思是每隔五百年才能出现一个贤人。 45. 今乃同时生:意思是现在他们两位诗人竟然在同一时代生活。 46. 千里犹比肩:意思是即使相隔千里,他们的地位也非常接近。 47. 四贤今连甍:意思是现在的四位杰出人物都在同一个建筑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