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垣古木含秋色,祖帐行尘起夕阳。
【注释】
句:塞垣,边关的城墙。祖帐(zàn),祖饯送行时所设帐篷,这里指饯别宴席。
译文:边关的城墙下,秋色浓重,祖饯行尘扬起夕阳余晖中。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边塞送别的图景。“含秋色”一句用“含”字,把边塞的苍凉与秋意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祖帐行尘起夕阳”是送别的场面,诗人通过写饯别的场景、人物以及环境氛围,将一个送别的场景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塞垣古木含秋色,祖帐行尘起夕阳。
【注释】
句:塞垣,边关的城墙。祖帐(zàn),祖饯送行时所设帐篷,这里指饯别宴席。
译文:边关的城墙下,秋色浓重,祖饯行尘扬起夕阳余晖中。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边塞送别的图景。“含秋色”一句用“含”字,把边塞的苍凉与秋意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祖帐行尘起夕阳”是送别的场面,诗人通过写饯别的场景、人物以及环境氛围,将一个送别的场景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朱巽是南宋时期的诗人。 又名子权,是宋代荆门军人,字子权。在宋宁宗嘉定年间(1209年-1224年),他与兄长朱震并称“二朱”,学识广博,因此时人常以“二朱”相称。朱巽的一生虽然资料不多,但他的作品仍为后人所传颂,尤其是他的《塞垣古木含秋色》一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力和深刻感受力
金陵览古 凤凰台 竹影桐阴满旧山,凤凰多载不飞还。 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 注释: - 竹影桐阴:指竹林和梧桐树的影子覆盖了整个旧山。 - 凤凰多载:凤凰长时间停留在山上。 - 不飞还:长时间停留在山上,不再飞翔。 - 登台只有:只有一个人登上了这座凤凰台。 - 吹箫者:指吹奏箫的这个人。 - 和鸣:和谐地鸣叫或歌唱。 - 争得:努力争取。 - 堕世间:落入人间。 赏析:
诗句: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凿都城引漕渠。 译文:船帆相接水面无一空,更在城中凿出漕运渠。 注释:舳舻:指大船连成一排,形成船队;衔尾:船与船相连;日无虚:每一天都有实际用途;更:更加;凿都城:在城市中心修建运河;引漕渠:引导漕运的河流。 赏析:朱存这首诗通过对都城漕运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和人民生活安定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诗中通过“舳舻衔尾”展现了运河的宏大规模
金陵览古·潮沟 流水东西傍帝台,六朝重为两朝开。 曾有鹢首知高下,莫问鱼舟识去来。 注释: - 流水东西傍帝台:水流东西两侧环绕着帝王的宫殿。 - 六朝重为两朝开:历史上的六朝(三国、东晋、刘宋、南齐、梁、陈)再次开启了两个朝代(东吴和孙吴)。 - 曾有鹢首知高下:曾经有一只鹢首鸟(即鹢鸟,一种古代传说中的鸟,象征着高贵)懂得高低之分。 - 莫问鱼舟识去来:不要询问鱼舟如何识别来去的方向。
下面是对这首宋代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第一句:“子牟心未老” 1. “子牟”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的名字,但在这里更可能是诗人自指。 2. “心未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或回忆,同时也可能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期望或决心。 3. 这一句通过“子牟”和“心未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4. 诗句中的“心”字,是情感表达的核心,它代表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他对生活的执着。 5.
【注释】 层檐:层层屋檐。月印:月光映照在屋檐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图案。高低影:指不同高度的屋檐投下的月亮影子。寒壑:冷而深邃的山谷。风号:风吹树发出的声响。远近声:远处和近处的风声。 【赏析】 此诗是写景抒情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月光映照在层层屋檐上形成的明暗图案,以及风吹过山涧谷地发出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注释:在官场上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就看到蝴蝶飞上了台阶。 赏析:诗的前两句“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描绘了诗人闲暇无事时所见的景致。诗人以蝴蝶飞上台阶为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后两句“自缘身在最高层,不许人攀最上层”,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进行了反思和评价。诗人以“自缘”开头,表明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为之,而非偶然之事。诗人认为,既然自己身处高位,就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