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花边遣旧愁,对花无语祇成羞。
春光踪好须归去,谁伴幽人着意留。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花的诗。诗人面对繁花,触景生情,勾起了对旧日愁绪的追忆,但见花儿盛开,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只好无言而立,羞于言表。春天的美好光景是值得留恋的,可诗人却要匆匆归去,他心中暗暗思量:在这美好的时节里,有谁愿意与我相伴呢?
“看花”二字总括全诗,点明题旨。开头两句写诗人面对花丛,百感交集,欲遣旧愁,但又不知如何表达。“花边”即花间,指近处的花丛。“遣”字道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即在花丛中寻觅一种解脱愁闷的途径。“对花无语”,说明自己已到了无言以对的地步。一个“祇”字,写出了这种无奈之情。“成羞”是说因无言而羞愧难当。诗人面对满园鲜花,却又无法排遣心中的积郁,所以感到难堪和羞涩。这两句从内心写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第三句由上一句生发出来,进一步渲染诗人的情状。“春光”即春天的景象、景色。“踪”字用得十分巧妙,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写出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好”、“须”、“归”几个动词,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珍惜和留恋。“谁伴”一句是说,在这美好的时节里,又有谁愿意陪伴我一起欣赏春色呢?“幽人”即隐士。“着意”是说特别地、有意识地。这句是说,在这美好的时节里,又有谁愿意与我有共同的爱好,与我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春光呢?“着意留”,表明诗人对这美好的春光是舍不得离开的,同时也暗示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寂寞的。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次句写景,又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孤独感;第三句写景,又进一步渲染出诗人的孤寂感;最后一句写景,又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