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姿须赖接花工,未必妖华限洛中。
应是春皇偏与色,却教仙女愧乘风。
朱栏共约他年赏,翠幄休嗟数日空。
谁就东吴为品第,清晨子细阅芳丛。

奇姿须赖接花工,未必妖华限洛中。

应是春皇偏与色,却教仙女愧乘风。

注释与赏析:

  • “奇姿”:指牡丹的奇特姿态和风采。
  • “须赖接花工”:意味着牡丹的美丽需要人工精心培育和修剪。
  • “未必妖华”:暗示虽然牡丹有美丽的外表,但并非只有其外表的美才是值得称道的。
  • “限洛中”:指出了洛阳(古都)是牡丹生长的理想之地。
  • “春皇”:可能是指春天或皇帝,象征着大自然的恩赐和皇帝的赏识。
  • “却教”:表达一种转折,即即使有皇帝的赏识,也不足以完全体现牡丹的全部价值。
  • “仙女愧乘风”:暗喻即使是仙女,也感到羞愧于自己不能超越牡丹的风华。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通过对牡丹的赞美,隐喻了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朱长文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和独特性,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他借牡丹之姿,寓意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